走近西递感受徽商曾经的辉煌
初到西递,便见这座牌楼,据说是西递的标志性建筑,就像大三巴是澳门的名片一样。
注意,我说的是牌楼而不是牌坊,因为它是楼的造型,不像其它牌坊那样有冲天柱。
牌楼的主人叫胡文光,官不大,才四品,但他是明万历年间长沙王的身边红人。
不知采取了什么法子,万历皇帝就特准他建起这座牌楼来,他没告诉我。
楼为五层楼阁,装饰极其精美,上方雕的是“恩荣”和“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等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
但我感兴趣的是石柱两侧的石狮子,头是朝下的,为什么呢?
打听了一下,原来这胡文光是西递村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的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其筑城墙、修学校,确实是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后经巡抚推荐,担任了胶州刺史兼理海运。以后官升至荆州王府长史。明荆州王又授胡文光以奉直大夫、超列大夫的头衔。所以,明万历六年,皇上就恩准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以表彰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
又打听了一下,狮子头朝下,只是为了增加牌楼的稳定性,同时也表示低调处事。再仔细端详,确实如此,牌楼上方层层叠叠的,重心偏高,底下不用重物支撑,还真是头重脚轻。
既在外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又在乡里这块根据地规划好自己的安乐窝,这也许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
】
据说,当年村里还有许多这样的牌坊,但在那个年代都被“破四旧”了,独有此处留下。
个中原因有好多版本,但我认为是门框上红字的革命标语保护了它,也许这也是徽州人的处事哲学。
西递随处都是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是其基调。
穿过深深的巷道,我们仿佛回到了古时徽商的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这里的门一般不朝正南,据说是商家忌讳。
因为商人图的是金钱,在阴阳五行中,商属金,南属火,火克金,商人宅门朝南就犯忌了。
即使不得不朝着南面开门,也不设在正中,总要偏一些。
门总是这么精雕细凿的,无非是昔日主人炫耀自己的财富。
而且,门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商”字。
徽商固然富可敌国,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毕竟不高了,于是他们就打起歪算盘,让进他家的人,都得从“商”字底下走,也算是一种心里平衡吧。
这些房子的门虽小,但迈进去之后却另有一番天地,正如前面所说,他们是把大把大把的钞票花在装修上,外敛而内秀。
前厅正中一般悬挂名人字画,两侧楹联意味深长。
案桌上一般都摆放着自鸣钟、花瓶、镜子,暗合出门在外、四时平安之意。
徽州有三雕,即砖雕、石雕、木雕,这在他们的家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前面的门罩就是一个例子。
仔细看,这铜件上雕着十二生肖
徽派建筑的窗一般开得都很小,为了防盗需要。
但,雕工极美。
下面这对窗户,据说外商想出巨资收购,但主人就是不让。
徽州古村落还有一个特征,基本都是同姓人家,比如,西递村每户都姓胡。
其实,西递村的先祖本姓李,为唐王室遗腹子,为躲战乱由胡氏人收养,后改姓胡。
到了后唐朝,李家后人科举题名,皇室确认了其宗亲地位,但事主感恩胡氏人家,定下规矩,以胡为姓,永不更改。
胡氏后裔本来居住在婺源考水,其后辈胡仕良从婺源去南京途经西递的时候,被里的风水打动,随后就举族迁到这,不过他们后来渐行渐远了皇族的高贵,甘心过去平民百姓的耕读传家生活。
胡氏宗祠便是他们祭祀祖先的地方,先祭正宗的胡氏先祖,后祭李改胡的先祖。
这个“孝”字将字、义、形、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把整个字拆上下两部分来看,上半部是“老”字的半部,下半部是一个“子”字。
朱夫子所书的“孝”字,上半部右边横、竖、撇笔画连接,如同一个半身人形,呈弓身抬头、双手作揖敬奉之状;右边却是猿的脸形,意喻不孝不敬之人,如同尚未进化的猴子。
下半部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子”字,意喻要孝敬父母、老人
小桥流水人家,确实可心。
关键字: 大三巴 建筑 澳门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