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豆沙镇:曾经繁华一时的古驿站
豆沙镇
豆沙镇位于云南盐津县西南部,受关河深切,两岸峭壁对峙,状若石门,又称石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豆沙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集镇,自古以来就是滇川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中原入滇的重要驿站,现在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豆沙关
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书法家。这块摩岩,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贞元10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刻下的,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人悬棺”葬。
僰人悬棺
汉代僰人悬棺
盐津县悬棺墓位于豆沙乡,与袁滋摩岩题刻之处隔江呼应。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长方形横穴内有残存棺椁十具,其中一具不见棺盖,一具棺椁仅存一半,用三根木桩托两棺的方法,木桩有淤石过半,古籍中称之为“虹桥板”。一共五排,排列规整。棺椁呈长匣形,系整木凿成,头大脚小,长约2米,棺盖呈人字坡状。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故称:“僰[bó]人悬棺”。
五尺道
秦开五尺道
五尺道位于盐津县豆沙关,唐袁滋摩崖石刻就在五尺道旁崖壁上。五尺道起自僰人道县, 溯横江而上,直抵传说中蜀帝杜宇的故乡——“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有大池泉水的千顷池”即后来的朱提、今天的昭通。
五尺道,道宽5尺,每级尺阶宽窄高矮不等。从关河东岸上缘三曲而至摩崖,路面留有马蹄痕数十个。五尺道,自秦以来,就是滇川的必经要冲。北起宜宾、南至曲靖,途经盐津、大关、昭通、鲁甸、宣威等县,唐樊绰《蛮书》称之谓“石门道”。
这里自然资源有:对峙雄奇的石门关,碧波荡漾的朱提江,千姿百态的长胜、石门溶洞,壁立千仞的超大型回音壁和仙人摘桃、金鸡报晓、雀笼深挂、皇叔履藏、将军卸甲、猪头探江、古应钟声、犀牛望月八大点睛之景;
人文景观有:秦开五尺道,汉代僰人悬棺,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摩崖,千年豆沙古镇,古今五道(水道、五尺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水麻高速路),清代观音阁、三观塔,清代、民国、共和国三个时期的摩崖石刻;
交通:
景区距盐津县城23公里、盐津火车站13公里,距昭通市110公里、水富县120公里,距四川宜宾126公里。公路(213国道)、铁路(内昆铁路)均可到达。
住宿:
目前景区无星级宾馆,可在县城居住。
关键字: 云南 历史 盐津县 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