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较奇怪的风土人情
哭 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到姑娘的声音哭嘶哑为止。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两种,“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 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 提起话头言难尽。一怕我们受饥饿, 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 披星戴月费苦心。四怕我们无文化, 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 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 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 挨冻受饿费心肠!女儿错为菜子命, 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 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 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 空来世间枉为人!
还骨种
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称“还骨种”,在土家族中比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
填房婚
填房婚,是指兄亡收嫂、弟亡圆房之俗,这是一种强迫婚姻,建国后被强令禁止。
同姓婚规
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内通婚为大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规的同姓婚姻,也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土家人认同。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即可结为夫妻。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清乾隆《鹤峰县志》载:“至于选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问女子愿否。如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与聘定,终身莫改。”
赶年
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赶年”。
放话
放话,即指“议婚”。包括“指腹议”、“童子议”、“订婚议”。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胎儿婚姻”、“童子婚姻”极少,多为适龄订婚。但有一套俗规履行,放话前女方到男方“踩屋场”,作一番考察,满意后方订婚。订婚要破费,由男方备好猪肉、酒、鱼和衣服、鞋袜、雨伞之类,由媒人引路,率一些至亲上女方家。女方则大办酒席,内外至亲齐聚,认识接待未来女婿。女婿逐一认亲,再据男女生庚日期画八字、配鸾书,完成订婚手续。此后,每逢年节必多备酒礼,送女家亲戚,谓之“朝年”。将娶前数月报吉,谓之“求吉”或“报日”。如女方同意,男方必于正月内择一吉日,先请媒人订婚期,然后往来回访,谓之“亲家过路”。其后,女方请木匠打嫁妆,男方给木匠送酒、肉、粮及“利市钱”,新娘给男方父母亲族长辈做鞋子。女方陪嫁棉絮数床,男方备相等包单。婚前数日男方要向女方纳采,叫“过礼”,抬盒上写着“礼成奠雁”,盒内放一份礼单。女子于归前一日,择族戚中有德行妇女为之修眉,以线勒住去鬓边短发,曰“开脸”,也叫“上头”,梳头有讲究,做闺女时,兴分梳扎长辩,叫“分头”;出嫁时挽成高髻,称“满头”。妇人为新娘修眉开脸梳头。要与新娘一起哭嫁(即唱嫁歌)。女子出嫁,必筵请相好或同村青年女子九人加新娘共十人,围坐闺楼“哭嫁”,叫“陪十姊妹”。
命字
命字:俗称取号,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亲,迎亲前一日,亲友鸣鼓奏乐将木匾送至新郎家中。父亲率新郎拜领,谓之拜号匾,拜毕将匾悬挂于堂壁,谓升号匾。升号匾要三吹三打,鸣炮奏乐。鸣炮后,设筵堂中,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共十人,叫做“陪十兄弟”,并且称十人中新郎为“状元郎”。
高花灯
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锣、钹、唢呐、鼓等乐器。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 、“瓦岗寨”,“梁山英雄 ”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东起西落,进一个“半边月”,出一“月团圆”,舞个“太极图”。亦可进民房表演,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打吆喝、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叫“众灯”,是让大家看的。
仗鼓舞、板凳龙
仗鼓舞是白族独有的一种民族舞蹈。内容流传广泛,形式别具一格。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边敲边舞。“仗鼓”长一米二分,两头大如碗口,用皮革绷面,中细可握,形如杵椎。舞时至少三人,多者不限。三人各持一鼓,鼎足而立,围成一圈,以笛子、唢呐、大号和锣、鼓、钹、罄等鸣乐伴奏。舞姿多变,常见有“一、二、三” 、“三、二、一” 、“硬翻身”、“翻天鹰”、“野猪戏虾”、“二龙戏珠”、“五龙捧圣”、“兔子望月”、“魁星点斗”、“雷公扫殿”、“仙人献桃”、“霸王撤鞭”、“二十连环圈”、“四十八花枪”等等。有些动作夹带武术花招,灵巧多变,纯朴优美,民族特色极为浓郁,深受白族人民喜爱。
大庸境内的板凳龙是别具一格的龙舞形式,而龙舞是精彩的中国民间体育艺术。白族人对舞板凳龙有着特殊偏爱。白族同胞耍板凳龙,相传起于汉代,由白族先民“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板凳龙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简式板凳龙,由二人举长凳为头,一人在后,选适当“舞台”表演;另一种是“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以木脚示龙爪,造型美观、逼真。耍板凳龙又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一为九节龙(九节板凳相接)。舞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宝”、“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永顺、慈利还流行草把龙,其龙耳由稻草扎成。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甚为热烈欢快。
摆手舞、三棒鼓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宏浑壮阔,动人心魄。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
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对加强民族间团结有一定的作用。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长一尺,舞者左右各执一根,将另一根抛在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欢跳,银光闪闪,左右穿梭。技艺高强者,突然把刀抛得极高,来一个腾空飞脚,转身外摆,继续接刀上抛,令人眼花缭乱,不禁称绝。打三棒鼓,通常有“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分“鲤鱼跳龙门”、“玉女穿梭”、“板岩漂滩”等项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关键字: 土家人 张家界 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