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晖园
岭南园林与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苏州的江南园林(拙政园、网诗园等)并称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体系.粤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杰作,是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粤晖园布局精妙,将岭南园林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情趣融合于一园.楼馆、亭台、水榭、曲廊、石桥、假山等108个园林景点,蕴含着清雅别致的岭南古建筑风格,掩映于青翠欲滴的古树名木之间,曲径通幽,步移景异.一条条清凌凌的小河在园中回环萦流,将园内各景点串联起来,水随园转,园因水活。庭院深深,荷风四面,杨柳轻垂,极具唐诗宋词之深远意境。园内巧引东江之天然活水,河、湖、溪、涧等水域面积240多亩,约占总面积百分之三十,碧波荡漾,极尽婉柔。蘩文馆是园中的主体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为岭南仿古楼阁之冠,珍藏着岭南文化艺术瑰宝。南韵馆则是古典剧场,可聆听传统粤曲的天籁之音。五元坊、诗廊、归水桥等众多景点,工艺精湛,富于岭南文化气息。粤晖园不仅是一座景色秀丽的岭南园林,也是一处集岭南民俗风情、岭南古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刻艺术、戏曲艺术、珍藏艺术于一体的珍贵的文化宝地。来粤晖园,品鉴岭南文化艺术,探寻你的岭南文化渊源,展开一次喜悦的文化之旅! 东正门是粤晖园的主入口。中间正殿为双重檐建筑,通面阔约32.6米,通进深约18.9米,高约17米。其体量、权衡均是以明清建筑进行设计的,加之斗拱、梁、柱均饰以和玺彩绘,更显富丽庄严。正门两侧厢房由廊与正殿相连接,围成一个宽敞的门前广场。厢房雀替、额枋(柱间下层梁)等也饰以旋子彩绘。“东正门”外南北以廊和厢房组合,其间设园圃小景,园圃由围墙与园内大景点相隔,自成景点。北廊园圃设有奇石,四时娇花,南廊园圃散植花树,几枝翠竹,清雅异常。1200米围墙,以独特的蝼蜂巢(蜂窝斗拱)承托,也是粤晖园所特有,是粤晖园一大建筑风格。蘩原为水草茂盛之意,引申则有繁荣、兴盛之意。粤晖园中的蘩文馆是全园规模最大、功能最多的仿古楼群,由门厅、厢房、玉纸堂、附楼、清风廊、明月廊、观日亭、赏月亭、椽笔阁、墨华阁、蘩文馆构成。作为是粤晖园建筑群的主体中心,依次布置三座主楼和东西对称的跨水复廊连成一个整体,组成一个传统的三进四合院,耸立在绿树丛中,四周伴之于小溪环绕,富于水乡风情。整个楼群采用365根圆柱建成,寓意着一年365天,天天如意。蘩文馆,是粤晖园岭南文化艺术馆的展示中心,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象雄伟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集收藏、展示、学术研究于一身。 珠三角水乡,河涌交错,水网相通,各式各样的桥无数。要说秀雅古朴,雄浑大气,自然要数粤晖园内十八座桥了。若论规模,特色,气派,当以归水桥为首。归水桥一桥分两湖,把印月湖和无香湖分隔于东西。五亭通南北,把紫烟崖与月湖居连接,桥面宽阔可通汽车,桥上别出心裁的建造呈“器”字型布局的五个桥亭,略似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但归水桥更加雄奇,壮美。空中俯瞰似一朵大而美丽的怒放莲花,盛开在印月、无香两湖中间。其风格既有岭南之秀,也有江南之雅,更具北方之雄。 粤晖园,园因水活,水随园转。园中水网贯通,园内水道经无香湖通印月湖,印月湖之水通过三个水闸引入、流出东江。东江潮水涨落必经五亭桥,故名之“归水桥”。站在归水桥上,东望无香湖,湖中画舫来往穿梭,绮玉轩、泛花港、远韵堂、潆波苑尽收眼底,一览无遗。时有微风拂面,顿觉衣轻发爽,飘飘然如临仙界,如入仙境。西望印月湖外之东江,水天一色,美不胜收。若在傍晚时分,站在泛花港望归水桥,落日余辉把整个归水桥映得金光灿烂,落霞从桥孔透入,好一幅“归水夕照”啊! 南韵馆是一座极具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的中型歌剧院,因其为追求现代歌剧院的音场效果,设计别出心裁,故而有别于其他岭南古建筑。正面仰观,山墙呈镬耳状,两边配以飞檐翘角,雄伟中突显秀美;侧面观之,以八阶迭级而上,其状如金鳌出水,昂首面南;中间五迭其上盝顶屋面之翘脊,形似牛角,又如金鳌之飞翅。青砖素瓦,仿清花窗,配以包台植奇花异草于其间,更显娟秀而明丽。其风格独特而又与整个粤晖园浑然一体,惟妙惟肖,实为当今岭南建筑不可多得的杰构也。 馆内分上下两层,底层为观众席,能容纳近2000人同时观看表演。二层已被开辟为东莞粤剧戏曲博物馆。由于南韵馆独特的造型,内部采用现代歌剧院的设计及音场效应,取得了极佳的音色效果。 南韵馆右侧为颐乐广场,广场遍植古木红棉,周边设躺椅及各类娱乐设施。广场西边建一露天舞台—天照舞台,舞台时有歌舞表演,精彩纷呈,热闹非凡。游客或坐或站,或参与其中,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或闲躺其侧,清茶一杯,闭目击节,赏南音粤韵,亦是人生之一大快事。广场西面,与南韵馆游廊相连的绮玉轩,整体造型别致,镬耳山墙的四边对称布局,更显八面玲珑。正好与南韵馆一雄一秀遥相呼应。轩外临湖之望台,凭栏远眺紫烟崖、归水桥、泛花港游船码头、远韵堂等周边景物映入水平如镜的无香湖,一片雄山秀水,尽收眼底,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紫烟崖宛自天成,高耸的石山飞峙江边,山花藤蔓、野果古树点缀山间;翠柏苍松、崖洞崖壁,瀑布流泉。此山外观是天然石山,内利用多层结构雕塑成岩洞、溶洞相互连通,巧妙利用地底建成水处理池,循环水系池,顶部为“天池”,沿着山崖小道时而上行,时而下逆,又有暗河由石桥连通,半山腰有山洞通往石岩平台,向下看若临万丈深渊,惊心动魄。当日落紫烟,紫烟氤氲,映出一弯彩虹时,更是醉人。紫烟崖之南一饮品街——芙蓉轩。“茶熟酒温适来嘉客,花香月朗定有新诗”,游至酣时,何不到此小酌三杯。中国的科举制度源远流长,其始于隋唐,定型于明清。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1200多年的科举史中可谓人才辈出,星光璀璨。眼前我们所看到的五元坊可以说是一条完整的龙门之路。这五座坊,面阔七米五十六,通高九米,采用清朝皇家建筑比例,显得气派庄严。坊两侧巧妙设置水流冲激而下,其中养殖锦鲤,时有锦鲤朔流而上,可谓鱼跃龙门,蔚为壮观。坊间铺有地砖,其上雕以祥云朵朵,寓意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五元坊第一座为“解元坊”,秀才参加乡试夺魁者为解元。第二座为“会元坊”,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头名即为会元。我们广府家喻户晓的明弘治十年(1499年)状元伦文叙便是考取会元后,连试连捷,又在殿试(又称廷试)折桂高中状元。伦文叙虽寿47,属英年早逝,然教子有方,他的三个儿子均中进士,而且长子中解元、次子中会元、榜眼,时称父子“四元四进士”传为佳话。第三座为“状元坊”,贡士参加殿试后就成为进士,其中一甲有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为名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俗称三鼎甲。唐朝封开人莫宣卿17岁高中状元,不仅是岭南第一状元,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历史上广东共有文武状元十二人,其中文状元九人,武状元三人。第四座为“士元坊”,中了状元便入翰林院,在翰林院经多年考核,又以翰林出身外放府、州为官,历练多年政绩政声俱佳者擢升“大学士”。如宋朝有“龙图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是为“士元”也。第五座为“兴元坊”,内阁学士为皇帝近臣,功高者,封侯拜相,辅国兴邦,称为“兴元”。 由2006年起,我们将把每年广东省高考状元的名字刻在五元坊柱两旁的汉白玉石上,以示金榜题名,激励后学。 荷花池位于蘩文馆以北、水帘洞以南、兰薰苑以西、榕荫水道以东,由莲花廊分隔成两部分:西面称沐莲池,东部称浴荷池。浴荷池北端有两座典型岭南小筑,设抚琴台面对,是为晓音室(西)、晓琴室(东)。两室为硬山顶镬耳山墙,三面环廊,砖砌琉璃瓶柱栏河,二重柱布列,中间设茶座。晓音室西由荷曲桥与莲花廊相连。每当月夜,池中水雾缠绕,层层玉盘承金露。若再引得清风送来阵阵幽香,沁人心脾。“岭南秋雨细如丝,水墨云天染碧池。最爱田田莲叶上,晶莹珠露惹相思”,何其诗意! 花坞遍植春鹃、夏荷、秋桂、冬梅以示四时花繁似锦,每季不惆怅,是赏花的最佳处。径绕花树,路面铺百花图案,漫步其上,则流连于天地花香之中,怡然自得。人绕花转,花为人开。在百花丛中,卿卿我我,情意绵绵。 无香湖外接东江,内连粤晖园水道,湖水澄净,清澈见底,水流缓缓,明丽欢快,因名之以无香,取其真水无香也。湖四周花草修竹,湖中养殖锦鲤,每当阳光照耀湖面,波光粼粼,湖中时有锦鲤追逐嬉戏,真是人间美景。来到这里,心灵在这归于宁静,这里没有凡尘的俗事,只有大自然的美景,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天籁之音。尽情的释放你的心灵,用心去倾听自然的和谐之声,用心去感悟人与自然的美妙和谐。
关键字: 中国 园林 拙政园 最大的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