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镇的山与水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三国时,木渎已是三吴重镇。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后裔。
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 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
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
其中木渎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民国时为木渎区公所驻地。 木渎有着“园林之镇”的美称。
明末清初,私家园林竟达30多处。游人到木渎,定要看看名园胜景,可体验何以木渎会产生杰出人士。严家花园的尚贤堂为明代建筑,体量宽敞,通透明亮。
雄峙两边的楠木大柱,一人难合抱,显示了傲视群雄的眼光和广交天下贤士的气度,而这种眼光和气度,是这块土地所孕育出来的民间之花;乾隆曾六次下江南,均到虹饮山房游园看戏,刘墉等也二度下榻,并为主人题写匾额。
当年的山房,因皇帝的“宠幸”而热闹非凡,如今“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恐怕是谁听到了发生在这里的沧海桑田般的故事,谁都会打上关于人生真谛为何的问号。
古镇东街的遂初园,当年楼阁亭榭馆轩舫,连缀相望,怪石古木,嘉花异卉,集中于此,园内的璜川书屋为吴氏四代藏书家所置,珍藏了大量乡间文献和宋元善本,名扬江南。
而冯桂芬故居即榜眼府中“校分庐”的内屋顶,由“曲船篷轩”、“贡式回顶”、“茶壶档轩”三轩连缀,结构组合同中有异,浑然一体,俗称“花篮厅”。
还有古松园的雕花楼,“古松堂”方橼上刻有的喻意“八音联欢”的八只琵琶,都向我们透露着来自这块土地的生生不息的创造和革新精神。 沐浴在夕阳余晖里的山塘老街,就像一轴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
卷了边的飞檐,退了色的桨声渔歌,花斑点点的柳影水波,仿佛是远古的小桥流水特意为后人所留下的一个遐想空间。800多米的青石与灰砖相间的老街。
2000多年的历史延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临水人家的窗台前或廊棚、屋檐上的那个属于水乡古镇的梦。虽然昨天的桃红已无法再与老街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相映成艳,曾经的乾隆御道也难再显当年龙舟黄幡的帝王之气派,但古镇的魂、老街的魂还在。
小桥流水是江南水乡留给大家共同的印象,木渎镇也不例外。古镇最有特色的当属它的水系,香溪和胥江在镇中交汇,呈y型分布,沿河布局的民居呈带状排布。
极具典型和个性,因此木渎的水系和建筑的关系也被刘沛林的《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一书所推荐。 在香溪和胥江交汇的斜桥,景观尤其特殊。
香溪清澈,胥江混浊,两水汇合,出现了一条清浊分明的分水线,所以此地又称“斜桥分水”,是木渎古十景之一。而在香溪和胥江上各有大小桥梁十余座,其间最为著名的为永安、西津、木廊桥三座。
永安桥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村,俗称“王家桥”。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为单孔花岗岩石桥,拱券作分节并列砌置。桥洞内刻有“放生河,禁止采捕”等字。
看了环保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了。西津桥系花岗石砖,独孔拱型,桥长22米,宽3.5米。桥洞上端浅雕坐龙,弯环舒展,气韵流畅,堪为佳品。西津桥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横跨胥江。
每当月夜,栖鸟缄默,微风敛迹,月落水底,浑似一幅精湛的国画,清新而淡雅,令人遐思不已。木廊桥是木渎最富特色的建筑之一,江南一带多雨,故在城郊野外旅人必经之途,设廊桥以避风雨。而在集镇中设廊桥的还是不多。
木渎不乏望族,出过清光绪榜眼冯桂芬、民国苏州首富蔡少渔等名人。其故居遗址在近年来的开发下,也渐渐修复起来。冯氏榜眼府、蔡氏古松园为古镇园林的代表,可惜历经浩劫,修复的也只有一二成而已。
去木渎还不要忘了去山塘街品尝老字号“乾生元”的枣泥饼,这也是木渎一绝,枣香浓郁,松软酥脆,食后留香回味,若能在镇上书场泡上一壶香片,吃上一块枣泥饼,听上一段评弹,这古镇的风味,便会如同这枣泥饼一样齿颊留香了吧!
从光福到木渎,只有十几公里路程,路修得很好,自驾车一会儿就到了。接近中午,到木渎镇路口的一个饭店停车吃饭,没想到,店内的卫生特好,简直可以和三星以上的酒店比美。
菜的质量也不错,江南风味,四菜加米饭共68元,服务员一直恭维点了一个吉利数字。木渎据说是乾隆六下江南的地方,街上没有发现什么美人。在街道上打听古镇的方位和旅游景点。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说不清楚,其实就在不远处的地方。从小巷走进古镇,小桥和民居十分破旧,流水中塑料垃圾袋随处可见,没有对环境进行适当的保护,住户随意就将垃圾仍进小河里,让人痛心。古镇旁有一个新镇,是一条商业街,风格与古镇差别较大,不是十分协调。
关键字: 历史 春秋 水乡 灵岩山 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