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风景区游记
典故 从连云港市区朝阳桥往南约两公里,便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孔望山。据《史记》、《论语》记载,孔子问官于郯子(鲁国附属小国郯国的国君),到此登山,以望东海,故名。白鹭 未进山门,山上临盐河南路松涛林海中的白鹭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许是背着阴天的缘故,虽是正午,放眼望去,能够看见上千只白鹭栖息在树梢,洁白的羽毛与苍翠的绿树相辉映,生机勃勃。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忽而嘁喳自语,忽而又盘旋而去,生动再现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画面。登山 从山的东北麓拾阶而上,山不高,却也陡峭,累的我们汗流浃背,休息了好几回。一路游人稀少,植被茂盛,青翠欲滴,疯长的草丛中居然看见了蓝色、黄色的小蝴蝶,惹的小王一阵惊喜的欢呼。半山腰 及至半山腰,视野开阔了许多,东俯盐河,潺潺流水,点点风帆;北观连云港城区,高楼林立,通衢如织;南望锦屏山,峰峦起伏,雾霭沉沉;西看海州古城雄伟壮观,浮想联翩,只可惜不少杂乱民居点缀其中,红色的屋顶特别刺眼,如果是粉墙黛瓦多好啊! 山峰险峻挺拔,脚下的石头却全无嶙峋之感,大多无角无棱。3000年前,山下还是波涛彭湃的大海,这些石头本身是粗糙不平的,但经历了无数次海水温情的抚摸,自然也就变得光滑、圆润。 有一块巨石悬于半空之中,特别适合观景,立于其上,山风习习,有些眩晕,孔望山之变是沧海桑田真实的写照,孔望山之变多么神奇!肉身会衰老、死亡、腐朽和风化,而山对于人的寿命就要永恒得多。不免黯然,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人的生命真的很短暂,匆匆又匆匆!今天,我在这里看山,几十年后,我早已随风逝去,立于这块巨石之上看山的人又会是谁呢?孔子望海处 山顶便是孔子望海处,立着孔子和他的两个最得意的弟子子路、颜回雕像。雕像下立一尊香炉,上刻有“道冠古今”四个大字。孔子师徒面向远处的大海出神,是在想着“道不行,吾将乘槎浮于海”的誓言吗?孔望山并不高,但因圣人的一个眼神,便有了氤氲在此的大儒之气。捻须迎风,长衫飘飘,雅音袅袅……久久凝望着孔子像,我默然无语,神情恍惚,圣人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根本的立国精神,能够历久不变,能够浸润于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独特伦理价值,那么无疑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古圣先贤,开创了中华文明的万世基石。可是,我们的民族又是如何对待文化之源呢?1840年后,国门洞开,整个中华民族陷于思想的迷惘中,“打到孔老二”!对传统国学思想全盘性否定持续了整整100多年!我向孔子像深深一拜,心中默默祈祷:“您一直在看着吗?这片曾经灾难深重的土地,这个曾经饱经忧患的国家,愿您保佑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我们生生不息地繁衍遮风挡雨!”下山 爬山的感觉更多是一种征服,下山时不再那么疲惫,我们选择东南方向的栈道,欣赏到了更多的风景。崖佛 首先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摩崖造像处。这是一大块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岩,105尊佛、菩萨、力士、飞天、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叹为观止。摩崖造像处为“九州崖佛第一尊”,己历经18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的佛教石刻艺术,比号称中华“母窟”的莫高窟还要早200年。由于年代久远,风霜浸蚀,除了“舍身喂虎”比较清晰,造像大多已模糊不清,但基本还能辨认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宴饮论道图等。历史上一直认为佛教是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那么,在距西域和长安如此遥远的东海岸边怎么会有早期的佛教踪迹呢?有研究者认为,汉代时中国可能存在着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通路以连云港为起点,经海上南下,过广州、越南,通达西域,佛教正是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连云港一带的,而孔望山摩崖造像便是此说的一个有力的佐证。赵朴初先生曾为此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桃林 再往山下行走,空气中开始飘溢着若有若无的清香,循着香气望去,猛然发现山路的东侧是一个野生桃林,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个湖泊。那桃林深处是否有不染纤尘的世外桃源?同行的老卞童心大发,怂恿我一道探个究竟。很小心地钻过一道铁丝网,再跳过2道小溪,便置身于桃林之中。红的、黄的、绿的,满树、满树的桃子,压弯了枝头,地上落满了熟透的桃子。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似乎在梦中,我有些呆了。老卞碰碰我的手臂,“尝一尝孔望山的野生桃子如何?”我们坏笑一声,各自摘下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咬一口,满口生津,真甜!小王在铁丝网外看着我们吃,急了,大声嚷嚷着,“快给我摘一个”。拨开层层茂密的桃树枝叶,走到了湖边,有些失望,许是死水的缘故,湖水是黑色的,远不是想象中《小石谭记》中那方清澈见底的泉水。拾起一个桃子,抛入水中,惊起小鸟掠过水面,鸟鸣在林中回荡,像林中的水滴和纷落的雨点,一切是那么地空寂。忽然,没来由地想起徐志摩的诗: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龙洞、龙洞庵 临近山脚下,便是最后一站龙洞、龙洞庵。龙洞原为海边的一个海蚀洞,海浪长年冲刷的痕迹还依稀可辨。2500多年前,自孔子三次登山观海始,山便成了圣地几千年间,秦始皇、刘长卿、苏东坡、林则徐……政要巨贾,文人墨客留下朝圣的身影,凭高念远萧萧,迎风多少留连客!很多人还留下题勒刻石,形成龙洞石刻群,篆、隶、草、行,书体各异,诗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书法笔势挺拔,结体严谨,堪称一处欣赏古代书法艺术的博物馆。400多年前,明代海州知州王同,离任升迁到南京时,同僚和才子高士为他设宴送别,就选在孔望山。王同记述当时的情景,赋诗一首:“龙洞良霄月照,黄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觞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樽回忆绸缪。”诗作于重阳节的晚上,诗人亲临其境,述景抒情:月亮照耀着龙洞,满地的野菊花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在这个黄金季节的美好的夜晚,在这个秋香浓郁景境清幽的地方,我会见了海州的才子高士。大家饮一杯酒,咏一首诗,我们共事多年,情长谊深……在这孔望山下,龙洞门前,四周有峻岭曲抱,畏岩峭壁;东面有浩洁胸海,潺潺东流,不要辜负这月光山色,我们将一醉方休。啊!明天,我们就要分手了!今后,诸位在弹琴喝酒的宴会上,不要忘记朋友呀!这首诗意境清新,情景交融,可谓佳章妙辞!这块六言诗刻面高一点二米、宽二点七米。竖书阴刻,五字一行,字径十三厘米。其篆法悬针劲健,敛藏合宜,结体谨严,笔势挺拔,很有秦篆的遗风,并深具唐宋小篆的流韵。在明人小篆之中,是难得的珍品。令人感慨的是,在市场经济极其发达的今天,古人也可以成为活生生的广告。孔望山往北1.5公里处是我们全程策划的一个楼盘,开发商借用王同的诗起了个案名——文彦华庭,“彦”指有才德的人,“文彦”寓意菁英荟萃,人文气息浓郁。不知王同酒泉之下,是何感触?典故 从连云港市区朝阳桥往南约两公里,便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孔望山。据《史记》、《论语》记载,孔子问官于郯子(鲁国附属小国郯国的国君),到此登山,以望东海,故名。白鹭 未进山门,山上临盐河南路松涛林海中的白鹭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许是背着阴天的缘故,虽是正午,放眼望去,能够看见上千只白鹭栖息在树梢,洁白的羽毛与苍翠的绿树相辉映,生机勃勃。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忽而嘁喳自语,忽而又盘旋而去,生动再现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画面。登山 从山的东北麓拾阶而上,山不高,却也陡峭,累的我们汗流浃背,休息了好几回。一路游人稀少,植被茂盛,青翠欲滴,疯长的草丛中居然看见了蓝色、黄色的小蝴蝶,惹的小王一阵惊喜的欢呼。半山腰 及至半山腰,视野开阔了许多,东俯盐河,潺潺流水,点点风帆;北观连云港城区,高楼林立,通衢如织;南望锦屏山,峰峦起伏,雾霭沉沉;西看海州古城雄伟壮观,浮想联翩,只可惜不少杂乱民居点缀其中,红色的屋顶特别刺眼,如果是粉墙黛瓦多好啊! 山峰险峻挺拔,脚下的石头却全无嶙峋之感,大多无角无棱。3000年前,山下还是波涛彭湃的大海,这些石头本身是粗糙不平的,但经历了无数次海水温情的抚摸,自然也就变得光滑、圆润。 有一块巨石悬于半空之中,特别适合观景,立于其上,山风习习,有些眩晕,孔望山之变是沧海桑田真实的写照,孔望山之变多么神奇!肉身会衰老、死亡、腐朽和风化,而山对于人的寿命就要永恒得多。不免黯然,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人的生命真的很短暂,匆匆又匆匆!今天,我在这里看山,几十年后,我早已随风逝去,立于这块巨石之上看山的人又会是谁呢?孔子望海处 山顶便是孔子望海处,立着孔子和他的两个最得意的弟子子路、颜回雕像。雕像下立一尊香炉,上刻有“道冠古今”四个大字。孔子师徒面向远处的大海出神,是在想着“道不行,吾将乘槎浮于海”的誓言吗?孔望山并不高,但因圣人的一个眼神,便有了氤氲在此的大儒之气。捻须迎风,长衫飘飘,雅音袅袅……久久凝望着孔子像,我默然无语,神情恍惚,圣人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根本的立国精神,能够历久不变,能够浸润于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独特伦理价值,那么无疑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古圣先贤,开创了中华文明的万世基石。可是,我们的民族又是如何对待文化之源呢?1840年后,国门洞开,整个中华民族陷于思想的迷惘中,“打到孔老二”!对传统国学思想全盘性否定持续了整整100多年!我向孔子像深深一拜,心中默默祈祷:“您一直在看着吗?这片曾经灾难深重的土地,这个曾经饱经忧患的国家,愿您保佑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我们生生不息地繁衍遮风挡雨!”下山 爬山的感觉更多是一种征服,下山时不再那么疲惫,我们选择东南方向的栈道,欣赏到了更多的风景。崖佛 首先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摩崖造像处。这是一大块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岩,105尊佛、菩萨、力士、飞天、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叹为观止。摩崖造像处为“九州崖佛第一尊”,己历经18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的佛教石刻艺术,比号称中华“母窟”的莫高窟还要早200年。由于年代久远,风霜浸蚀,除了“舍身喂虎”比较清晰,造像大多已模糊不清,但基本还能辨认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宴饮论道图等。历史上一直认为佛教是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那么,在距西域和长安如此遥远的东海岸边怎么会有早期的佛教踪迹呢?有研究者认为,汉代时中国可能存在着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通路以连云港为起点,经海上南下,过广州、越南,通达西域,佛教正是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连云港一带的,而孔望山摩崖造像便是此说的一个有力的佐证。赵朴初先生曾为此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桃林 再往山下行走,空气中开始飘溢着若有若无的清香,循着香气望去,猛然发现山路的东侧是一个野生桃林,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个湖泊。那桃林深处是否有不染纤尘的世外桃源?同行的老卞童心大发,怂恿我一道探个究竟。很小心地钻过一道铁丝网,再跳过2道小溪,便置身于桃林之中。红的、黄的、绿的,满树、满树的桃子,压弯了枝头,地上落满了熟透的桃子。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似乎在梦中,我有些呆了。老卞碰碰我的手臂,“尝一尝孔望山的野生桃子如何?”我们坏笑一声,各自摘下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咬一口,满口生津,真甜!小王在铁丝网外看着我们吃,急了,大声嚷嚷着,“快给我摘一个”。拨开层层茂密的桃树枝叶,走到了湖边,有些失望,许是死水的缘故,湖水是黑色的,远不是想象中《小石谭记》中那方清澈见底的泉水。拾起一个桃子,抛入水中,惊起小鸟掠过水面,鸟鸣在林中回荡,像林中的水滴和纷落的雨点,一切是那么地空寂。忽然,没来由地想起徐志摩的诗: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龙洞、龙洞庵 临近山脚下,便是最后一站龙洞、龙洞庵。龙洞原为海边的一个海蚀洞,海浪长年冲刷的痕迹还依稀可辨。2500多年前,自孔子三次登山观海始,山便成了圣地几千年间,秦始皇、刘长卿、苏东坡、林则徐……政要巨贾,文人墨客留下朝圣的身影,凭高念远萧萧,迎风多少留连客!很多人还留下题勒刻石,形成龙洞石刻群,篆、隶、草、行,书体各异,诗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书法笔势挺拔,结体严谨,堪称一处欣赏古代书法艺术的博物馆。400多年前,明代海州知州王同,离任升迁到南京时,同僚和才子高士为他设宴送别,就选在孔望山。王同记述当时的情景,赋诗一首:“龙洞良霄月照,黄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觞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樽回忆绸缪。”诗作于重阳节的晚上,诗人亲临其境,述景抒情:月亮照耀着龙洞,满地的野菊花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在这个黄金季节的美好的夜晚,在这个秋香浓郁景境清幽的地方,我会见了海州的才子高士。大家饮一杯酒,咏一首诗,我们共事多年,情长谊深……在这孔望山下,龙洞门前,四周有峻岭曲抱,畏岩峭壁;东面有浩洁胸海,潺潺东流,不要辜负这月光山色,我们将一醉方休。啊!明天,我们就要分手了!今后,诸位在弹琴喝酒的宴会上,不要忘记朋友呀!这首诗意境清新,情景交融,可谓佳章妙辞!这块六言诗刻面高一点二米、宽二点七米。竖书阴刻,五字一行,字径十三厘米。其篆法悬针劲健,敛藏合宜,结体谨严,笔势挺拔,很有秦篆的遗风,并深具唐宋小篆的流韵。在明人小篆之中,是难得的珍品。令人感慨的是,在市场经济极其发达的今天,古人也可以成为活生生的广告。孔望山往北1.5公里处是我们全程策划的一个楼盘,开发商借用王同的诗起了个案名——文彦华庭,“彦”指有才德的人,“文彦”寓意菁英荟萃,人文气息浓郁。不知王同酒泉之下,是何感触?龙洞庵,始建于东汉,是连云港现存最早的古刹之一。大殿建在两米多高的台基上,面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树。据上山跑步的本地老伯介绍,东边这株叫琉苏,俗称“糯米茶”。春天采其嫩叶,阴干后以水泡饮,其味清香扑鼻,风味独特。坐在石阶上,仰望着高高的古树,我又一次恍惚了,好像做了一个梦,有一种前世今生的错觉,心里很平静,远离尘世……离别 终于要走了,我毕竟不属于这山,自己的灵魂能够在这里得到净化就足够了。我还要去无锡,去苏州,去南京,甚至去上海,要在漫漫人生路上慢慢远行。抬起头,没有望见海,却分明望见山脚下,站着那个前世的我,一袭青衫的书生,甚至清晰地听见了那穿越千年的一声喟叹。
关键字: 史记 朝阳 登山 连云港 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