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城厢的几何中心–鼓楼-500年钟声依旧
天津地古而郡新。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筑城。老天津城的平面是东西宽、南北窄,呈矩形,俨然是一只大算盘,因此俗称“算盘城”。
老天津城在历史上一直是天津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城内的居民逐渐形成同类而居的现象,人称:东门贵、西门贱、北门富、南门穷。这是因为,相传当时住在城东的大多数人,是在朝做官或与官府有关联的;在北门,则有不少经营金店的商人;相对而言,南门的小商贩比较多;而西门经商的则主要是一些被视为“伺候人”的服务业。
以老城中心的十字街为核心,逐步形成了 7 个较大集市。当时有俗话说:天津卫,天天集,无论买嘛不着急,今天不齐明天齐。其商业之繁荣,可见一斑。
历史上,在天津老城的几何中心位置曾经建有一座鼓楼。
鼓楼,是天津卫的“三宗宝”之一,民谚说:“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读,搞)。”
鼓楼曾两建两拆。500 年前,明弘治年间(1493年左右),山东副使刘福兵备天津,将原来的土城固以砖石,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楼和四个城角的角楼,并于城中心十字街处初建鼓楼。
但凡神州大地各个市县,只要是曾经有过老城墙的,城里建个鼓楼一点也不稀奇,天津鼓楼的最大特点是它被设计成:四面设拱形穿心门洞,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在鼓楼内汇聚为一点,然后分别直通老城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当时的鼓楼高三层,砖城木楼,楼基是砖砌的方形城墩台,鼓楼城台建有木结构重层歇山顶楼阁,中央为覆锅形、建筑奇特,分两层:第一层供着南海大士、关(羽)、岳(飞)二圣、天后圣母、天仙圣母诸神;第二层最初当然有大鼓一面,那才与鼓楼的名称相符,不过后来为报时需要,把大鼓换成洪钟。大钟作为开、闭城门的信号,早晚共敲钟108响。钟声情脆响亮,传遍城里城外和海河南北很远的地方。
鼓楼北面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一副抱柱联:
高敞快登临 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
繁华谁唤醒 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这副楹联不仅把近处高敞的鼓楼、清脆的钟声和周围繁华的城市、壮阔的沽水描写得具体而鲜明,而且能引发人们对市民、商户、渔民、船工的振奋忙碌情态的联想。
清末的另一位天津诗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词里写鼓楼撞钟的景况说:“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原来当时守鼓楼的是一位驼背的老人(俗称驼背为“锅腰”),他每日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
1900年,八国联军侵津,第二年天津老城墙被迫拆除(天津现在的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北马路就是当年拆除城墙的产物)。老城虽然没有了,但为了将这一地区与后来八国联军在天津东南部开发的租界地相区别,人们常常把老城地区称为“老城厢”。
老城虽毁,鼓楼还在,但是随着连年兵燹之灾,鼓楼日渐颓圮。后来,鼓楼曾为消防队占用,作为了望台。
1921年(民国十年),天津朝野广有重建鼓楼之议,在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主持下,鼓楼开始重建,并于年内完成。按照原样重建的鼓楼,四面设门,由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匾额,镌于门上,曰镇东、安西、定南、拱北。这八个字,其实是沿用早被拆除的天津老城的四个城门之名。
解放后。由于天津城市的发展,旧城中的交通量大增,为贯通道路,1952年11月7日,鼓楼被夷为平地。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古老的城厢确实老了,房屋破旧,居住拥挤,居民苦不堪言。老城厢历尽沧桑,呼唤新生。
1994年天津开始了危陋房屋大规模改造工程,史称“世纪危改”。天津老城厢地区是危改重点。鼓楼,作为津沽文脉,抓住这一机遇,获得了重建的机会。
1998年,市政府决定结合老城厢危陋房屋改造,由市房管局、南开区政府牵头重建鼓楼。2000年11月25日,鼓楼由住宅集团施工,2001年9月28日竣工。
重建后的鼓楼体量增大,弥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赏。鼓楼基座为27米见方;鼓楼通高亦取27米,以鼓楼为中心的鼓楼广场,长宽各81米。各关键数据之所以均取“9”的倍数,是因为“9”为阳数之极,有吉祥内涵。
鼓楼主体为钢混结构,砖城木楼,须弥基座,木楼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设斗拱和飞檐,做殿式旋子彩画,重檐歇山屋顶。瓦作大式灰色简瓦屋面,绿琉璃券边,汉白玉栏杆,脊上飞檐走兽。砖城四面做明
关键字: 十字街 天津 算盘城 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