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文庙文化教育的发源地
根据史料记载,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便下了一道命令,将孔子的三间故居改为庙堂,每年都要按时奉祀。所以说呀,从春秋时期,就开始立庙祭祀孔圣人啦。西汉末年,孔子被封为衍圣公;后来唐太宗诏令全国“州县学皆立孔庙”,由此历代承袭。到了明清时期,全国的孔庙已经达1560多座,可见孔圣人在古代的影响有多么深远。那么,咱天津的文庙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文庙景象
天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即公元1436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故称之为文庙。明清两代,曾先后对文庙进行修缮、增建。如今的祠庙,仍旧保存完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天津城内现存年代最久的古建筑群。
昭君墓石雕
咱天津的文庙得以建立,得先感谢600多年前的一个人,他为了办学校竟然把自己的家宅都捐了出来。他叫朱胜,是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戚,当时任天津左卫指挥使。一次无意中,他发现军中的卫卒都是一些武职子弟,因为没上过学,所以文化水平都不高,打架斗殴、扰乱治安是常有的事儿。朱胜寻思:如此下去,定会涣散军心,扰乱政务。再有呀,永乐大帝定都北京后,天津也就成了水路和旱路的枢纽,大量的移民从四面八方涌入,天津人口开始迅速膨胀,教育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朱胜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办所学校。用咱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还得靠教育。1436年,提学御史程富提出上奏,请求在天津设立卫学。可问题是拿什么做校舍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这回朱胜下下狠心,干脆把自己在东门里的一所私宅捐了出来作为校舍。您看,咱现在也兴捐资助学,可600年前的天津就有人捐宅办学。您说咱天津人了得吗?(天津话)学堂建好后,朱胜又请来当时天津卫最有名的私塾先生在堂内讲学。这就是天津建起的第一所官办学校,也是天津文庙的开端。从此,咱天津有了自己的学校教育,文庙也成为天津近代教育的发源地。
关键字: 发源地 唐太宗 教育 春秋 衍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