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制陶史
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是一个对生活器皿十分讲究的民族,除金器、银器、铁器、玉器、石器、木器以外,陶器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器皿之一。这些陶器出自西藏民间艺人之手。
陶器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昌都的卡若,林芝的云星、红光、居木、加拉马、墨脱的背崩村、马尼翁,拉萨北郊的曲贡村,山南乃东的钦巴村,阿里的扎达等文化遗址都有发现,其中卡若遗址中发现的陶器是目前有据可查的西藏最早的陶器。
位于昌都镇卡若村的卡若遗址,出土陶片两方多,为夹砂陶,大部分表面经过打磨。陶色有红、黄、灰、黑四种。以黄灰色为主、均为手制,火候不高。纹饰以刻划纹为主,也有绳纹、附加堆纹、压印纹、篦纹、蓝纹、抹刷纹、还有彩绘,主要图案为三角折线、方格、菱形、连弧、贝形、圆圈及四方形纹。陶器种类主要有罐、钵、盆。
据考古资料证明,西藏的制陶历史源远流长。1978年在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的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里出土的两万多件陶片中,能够辨认器形的有1234件,分罐、盆、碗三种。其中盆的器形一般较大,敞口,平底,深腹,制作较精,多为盛器。少数陶盆的表面有烟熏的痕迹,据专家推测可能是炊具。碗的形器较小,敞口,平底,可分直口和多口两型。罐的器形大小悬殊,制作精致,可用作汲水、烧煮食物和储藏粮食等。从器形上看,有小口垂腹罐、小口鼓腹罐、长颈短唇罐、深腹罐、大口罐、单耳罐、双体兽形罐、带流罐和带嘴罐等类形。
除卡若遗址外,能够反映西藏史前陶器工艺水平的另一个遗址是发现于拉萨市北郊的曲贡文化遗址。出土陶片多为素面,器物表面磨光,它的面貌与卡若遗址相比,显示出一定的进步性。例如,陶质火候较高,泥质磨光黑皮加工最为精细,器表光亮如黑釉,器胎薄至2毫米左右。陶胎质密、坚实、纹饰较为丰富,有刻划纹、重菱纹、三角纹、波折纹、蛇纹、多饰于陶器的腹、颌、耳部。明朝,制陶技术上已经出现了侵轮加工。陶器不仅有夹砂陶,还有泥制陶。陶色有褐、黑、灰、红色,器种有罐、碗、豆、壶等,带耳器较多,只见圆底,圈足不见平底、三足器,特别是圆底的"球形罐"最具特点。
尽管卡若与曲贡的陶器有明显的区别,但从陶器的纹饰和器种上看,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它们对后世西藏制陶工艺产生了极大影响。到公元七世纪,制陶技艺有了一定的规模,制陶种类主要以刻划花纹的碗和小花瓶,釉色有蓝、紫、绿、黄等种类,西藏把这种釉陶总称为"唐碗",并视其为传世家珍。
到了元代,西藏釉陶已从制作少量的生活用品扩大到了建筑方面。十四世纪中叶重建的夏鲁拉康,屋面部施以琉璃瓦,东配殿的女儿墙和山头上,还装了一圈琉璃浮雕花砖,其上的狮兽人物非常生动。这一时期,前后藏都可以生产釉陶了。前藏山南地区的扎囊县出产的悉陶被称为"扎嘎尔",后藏萨边出产的叫"萨嘎尔"。到了明、清时期,西藏的釉陶技艺已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陶器成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连吃饭的碗、盛牛奶的瓶及酿酸奶的罐火炉、茶壶都使用陶器。西藏各地都有陶器专卖点,旧拉萨冲赛康的东北角是专门用来进行陶器交易的场地。旧西藏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需求,还在墨竹工卡县设立了制陶作坊90但由于制陶者的地位低下,制陶行业很不景气。
总之,数于年前陶器就是藏族先民的生活用具,并为其他藏族手工业品奠定了基础。西藏陶器中以各种风格的酥油茶壶、青棵酒壶,背水、煮食、贮水的罐器造型别致,最富有民族特色。此外还有羊粪火炉、酿酒坛子及酥油灯、煨香炉、兽形香插等小器物。藏陶多为泥质陶。挂釉陶有紫红、棕红、深绿三种,并以草胚作燃料,围窖燃烧。器物造型多为大腹、短颈、敞口、高足、敦厚饱满的形体含着雄健和张力,装饰纹样多为回纹、绳纹、波纹、月牙纹、莲瓣纹及龙纹浅浮雕,并在角、把、嘴、盖这些靠上的部位刻、划、贴塑、嵌瓷。
制作陶器的陶土均有羼和料。羼和料分粗细两种,故陶器也可分夹沙粗陶系和夹沙细陶系。陶器均为手制,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小型器物则用手捏。陶坯一般都从底部开始制作,出土的陶器均为平底,极少有耳、流等,可见方法比较简单。从陶器的火候不高,颜色不纯等情况看,当时可能未使用陶窑,而是在露天的火堆里烧制陶器。
关键字: 历史 昌都 民间 藏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