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吃的记忆
三年又四个月的日子,记一点点吃的记忆吧! 在贵阳吃了几年,最典型的吃法是酸汤鱼。酸汤鱼并不是贵阳的原产物,它来自黔东南的苗家,火锅,据说那酸汤是将少量的面粉与淘米水调匀,用文火加温搅匀,直至快沸腾时将其倒入土坛中并盖好坛口,发酵其味变酸而成。城内我们经常的去处有三家:之一在省府路,一条据说颇有些历史的青石路,两边排的都是打酸汤鱼招牌的食肆,但我们只去那家规模最大,路两边都是的“凯里苗岭酸汤鱼”。这一家的小妹(在贵阳的餐厅服务员都称之为小妹)似乎都是正宗苗妹,装修简陋,但是市内最具名头的酸汤鱼吃处了。除掉酸汤鱼外这家的小米渣和卤猪脚也不错。之二在盐务街,这一家装修稍好些,墙壁上还画些水浒的连环画,碗具也很有特色,就是拥挤了一些。之三在四方河,名号唤作鼎罐城,一个很大的院落,也配得上一个“城”字了,只是稍微偏僻了些。但其实在酸汤之中,个人是觉得酸汤鸭比酸汤鱼更为美味的。
在贵阳吃了几年,最初的记忆是童子鸡。童子鸡在贵阳出名的好象就只是兴关路口那一家百事吉童子鸡,常吃的蟹香童子鸡、青椒童子鸡,也是一口火锅,不过是需要先吃上一阵子再点火的,汁浓味美,越吃越香的感觉。记得刚到贵阳时,公司的一位老大时常是“工作没思路,吃只童子鸡”。这家百事吉我在昆明和成都也都见到过,也算是贵阳本地的餐饮企业能够走出去的仅有的牌号了。
在贵阳吃了几年,最痛苦的记忆是阳朗鸡。阳朗鸡原产地在贵遵路上的阳朗村,我们在贵阳常去的就是蔡家街上那一家。吃的是大公鸡,也是往火锅里下,也是先把鸡吃得差不多再加汤点火下配菜。那一锅,你见的是黑呼呼乱糟糟,吃起来却汤味纯厚,回味悠长,重在一个“辣”字。之所以是最痛苦的记忆,是因为我口里虽很乐于享用,肠胃却不太适应,每次吃过第二天必会频繁冲进厕所,但每次还是会去吃。
在贵阳吃了几年,还有太多的记忆了。冬至之日,举城上下磨刀霍霍向狗肉。贵州狗肉的吃法门派众多,什么花江狗肉、盘江狗肉、兴义狗肉等等,我们常去的一家是四方河的刘姨妈狗肉。大街小巷经常偶然相逢的还有贵阳烤肉、恋爱豆腐、热汤丝娃娃、清水烫、雷家豆腐丸子等等等。如果有时间,坐上一个小时巴士,去到那自称中国第一爱河的浪漫花溪,从街边德克士的大门进去,不要走向柜台叫炸鸡,而是直接从后门出去,找那家飞碗牛肉粉馆,可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牛肉米粉。如果再有时间,可在花溪租一单车,骑上一个小时来到古镇青岩,就是姜文“寻枪”中的那个小镇,坐进路口的王万妈猪脚,吃几只卤猪脚小憩。然后走进小镇悠悠转转,烤几片青岩小豆腐,喝一碗现点豆花,再带走些玫瑰糖。
三年又四个月的贵阳日子,带走吃的记忆杂杂碎碎。但入夜之后也会有集中,就是合群路上永远油烟缭绕的小吃一条街,我们永远的贵阳记忆。
关键字: 游记 童子鸡 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