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纪行
上个世纪20年代,作家孙伏园与鲁迅先生一行到西安讲学,根据沿途风土人情的所见所闻写了篇《长安路上》的散文。“作者以娓娓的叙述,精细的记事,简明的写景,并融入剀切的议论,透辟的见解,深切的感受,把沿途见闻逐一写明,真切自然,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写的是古城西安80年前的事,虽然那时尚未发现震惊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读后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陕西地处祖国北方黄河流域内陆的中原地带,历史上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又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西周、秦、汉、隋、唐14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400多年。古城西安更是唐朝289年的古都长安,历史沉积十分丰富。
仲夏之际西安之行,时南方暴雨滹沱,有些地方雨水侵袭成灾;这里却是骄阳似火,气温高过40摄氏度,人也晒得黝黑。车过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潼关进入关中,从车窗向两边凭眺,绿色“平原莾千里”(清·谭嗣同《出潼关渡河》诗),黄土地长出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热辣辣的太阳下,散发出黄土的阵阵芳香,使人感同身受到北方的夏日气息。
途中,一位在广州工作的陕西朋友发来信息说:“还望你替我多闻闻家乡带着泥土味的空气,体验北方的艳阳。”我的这位朋友在广州工作已有几年,仍眷恋着家乡的热土,故乡之情溢于言表。其实,我真正感受到的又何止泥香与骄阳呢?陕西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可是“累代的兵乱把陕西人弄得和顺了”,孙伏园笔下的“陕西人多是安静,沉默,和顺的”,“沉静而又委婉”。我认为还应该加上纯朴、爽朗、热情、奔放这一点。
在华山的北峰,我们巧遇当地一位年青的漂亮的女导游,她热情奔放地向我们介绍了陕北的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一行人在山上像“华山论剑”地攀谈起来。她幽默风趣地说,你们南方人“一切向前(钱)看”,很有经济头脑;我们陕北人“一切向后(地下)看”,这里遍地是宝,随便向地下一掘(挖),都可以找到价值连城的宝藏或历史文物。“你看,秦始皇皇陵和兵马俑就足以证明。”
从华山下来,带着旅程的倦意在傍晚时分到达西安古城。城内笔直的马路和宽阔的大街凸现唐朝遗风,“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夜幕降临,热闹繁华的古城更是“凤吐流苏带晚霞”(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呈现出万种风情。又使人想起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二天冒着烈日参观了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骊山的秦始皇皇陵,随后又参观了华清池、唐代大雁塔和明代的古城楼、钟鼓楼等。时间虽短,但感慨良多。
秦始皇兵马俑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临潼被几位老农抗旱挖井时发现,经过国家考古队多年挖掘,从此闻名于世。这一重大发现,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川流不息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讲到底,是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滋润了陕北人,在堪称世界一绝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年青漂亮的陕北姑娘都会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日语,并向各种肤色的外国游客介绍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情况;用兵马俑作模型制作的纪念品大受游客青睐;发现兵马俑的老农在签名售书,倍受游客敬重……
当地有一句口头语:“致富不忘秦始皇,幸福不忘杨志发(发现兵马俑的老农之一)”。依笔者之见,后一句尚可以说得过去,几位发现者不啻为功臣;前一句却有点牵强,因为造就这些历史瑰宝和奇迹的应该是劳动人民,是他们的祖辈造福了子孙后代!
关键字: 兵马俑 考古队 闻名于世 陕西人 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