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忆旧之二龙门山色惊天地
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人怜山气佳,余叹禹功美。想彼未凿时,极目皆洪水。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宋•司马光 龙门在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伊水畅流,兴利除弊,昔日泽国渐成良田沃野。绿荫片片中,香山(东)与龙门山(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就称为“阙塞”或“伊阙”。公元前239年,秦将白起在这里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创下了以少胜多的“伊阙之战”的奇迹(见《史记·秦本纪》)。东汉时,傅毅作《反都赋》,其中有“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之句,“龙门”之称才见于字面。隋朝隋炀帝欲迁都洛阳,登邙山观察地形时,南望伊阙说道:“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奉承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龙门”的名字就广泛流传开来。。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幽美,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苍苍。山下伊水潺潺,清澈见底。泉水淙淙,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唐宋以来,许多诗人为龙门山色风光留下无数赞颂诗篇。韦应物说:“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白居易则有:“东岸菊丛西岸柳,柳阴烟合菊花开。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之咏,刘长卿复兴“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之叹。香山白园 龙门风景天成,构成龙门的香山和龙门山又各有千秋。香山因白居易而闻名,龙门山则以龙门石窟而著称。两山以伊水为界,而长桥卧波,又将两岸相连。山光水色,诗意画境,浑然一体,更增添无限魅力。车到龙门,首先去的是香山寺。香山寺位于洛阳龙门东山,因产香葛,故名香山。香山寺为"龙门十寺"之一,初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武则天时重修,建筑宏伟,规模很大。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分慕恋香山寺清幽,他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对香山寺又几经修葺,撰写了《修香山记》,并将自己在洛12年所写800首诗《白氏洛中集》存放香山寺藏经堂内。致仕(退休)后就“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与文人学士沈俭期、李颀、盂浩然、李白、韦应物、武元衡等题诗唱和。后来,自居易又与草胡果、吉胶、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及香山寺如满9位老人,结为"香山九老"。自居易去世即葬香山寺附近琵琶峰顶,世称“白园”,从此,香山便和白居易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整个白园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44亩,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系根据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设计建造的纪念性园林建筑。迎门为青谷区,左侧即是白园的大门。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奕、饮酒、品茗、论诗之处。由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旁有楹联:“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堂内有汉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有飘然欲仙之态。出乐天堂朝右步石级而上,就到了琵琶峰顶的墓体区。有碑楼、乌头门和登道,在翠柏丛中,那青砖砌矮墙围成圆形的墓丘,即是白居易长眠之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字,碑高1.87米。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整个墓区翠柏葱郁,奇花飘香。山顶上19棵柏树环绕一棵枣树。枣刺,标志着他针砭时弊的性格;红枣,标志着他为民办事的成果。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其东南是长长的芳草墓道,四周围以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此即为琵琶的“曲颈”。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他却出生在河南新郑县。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元结并称为“李杜元白”,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唐诗四大家”。白居易出身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学,五岁学诗,九岁知音律,十一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深黯民间疾苦。十六岁到长安赴试,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很恢谐地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及披卷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称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出句如尔,‘居’亦不难”。从此,白居易的诗名大振。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曾官左抬遗、太子少傅,外放过忠州剌史、杭州剌史、苏州剌史。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白居易在苏州时曾开挖虎丘山塘,山塘因名白堤。在杭州期间,他注重兴修水利,疏浚西湖,纪念他的“白堤”至今犹是游览佳处。他写下的二首《忆江南》词历经千载仍传诵不已:江南好,风景旧曾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兰,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建中、元和、长庆时期(公元781-824年)。是唐朝走向衰败的极端苦难动荡的时代。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贡献是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新乐府运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他本人也是一位高产作家,仅诗歌就写作了3600多首。他的诗作风格清新,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贴近现实生活,“老妪能解“。晚年,白居易把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讽喻诗是白诗的精华,其代表作为《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都着眼于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痛苦。感伤诗则借古喻今,字里行间都充溢着悲愤和感慨,同样也是对现实的鞭挞和揭露,其代表作为《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戏剧,在国内外享有不朽的盛名。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人怜山气佳,余叹禹功美。想彼未凿时,极目皆洪水。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宋•司马光 龙门在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伊水畅流,兴利除弊,昔日泽国渐成良田沃野。绿荫片片中,香山(东)与龙门山(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就称为“阙塞”或“伊阙”。公元前239年,秦将白起在这里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创下了以少胜多的“伊阙之战”的奇迹(见《史记·秦本纪》)。东汉时,傅毅作《反都赋》,其中有“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之句,“龙门”之称才见于字面。隋朝隋炀帝欲迁都洛阳,登邙山观察地形时,南望伊阙说道:“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奉承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龙门”的名字就广泛流传开来。。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幽美,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山上翠柏成林,郁郁苍苍。山下伊水潺潺,清澈见底。泉水淙淙,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唐宋以来,许多诗人为龙门山色风光留下无数赞颂诗篇。韦应物说:“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白居易则有:“东岸菊丛西岸柳,柳阴烟合菊花开。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之咏,刘长卿复兴“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之叹。香山白园 龙门风景天成,构成龙门的香山和龙门山又各有千秋。香山因白居易而闻名,龙门山则以龙门石窟而著称。两山以伊水为界,而长桥卧波,又将两岸相连。山光水色,诗意画境,浑然一体,更增添无限魅力。车到龙门,首先去的是香山寺。香山寺位于洛阳龙门东山,因产香葛,故名香山。香山寺为"龙门十寺"之一,初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武则天时重修,建筑宏伟,规模很大。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分慕恋香山寺清幽,他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对香山寺又几经修葺,撰写了《修香山记》,并将自己在洛12年所写800首诗《白氏洛中集》存放香山寺藏经堂内。致仕(退休)后就“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与文人学士沈俭期、李颀、盂浩然、李白、韦应物、武元衡等题诗唱和。后来,自居易又与草胡果、吉胶、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及香山寺如满9位老人,结为"香山九老"。自居易去世即葬香山寺附近琵琶峰顶,世称“白园”,从此,香山便和白居易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整个白园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44亩,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系根据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设计建造的纪念性园林建筑。迎门为青谷区,左侧即是白园的大门。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奕、饮酒、品茗、论诗之处。由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旁有楹联:“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堂内有汉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有飘然欲仙之态。出乐天堂朝右步石级而上,就到了琵琶峰顶的墓体区。有碑楼、乌头门和登道,在翠柏丛中,那青砖砌矮墙围成圆形的墓丘,即是白居易长眠之地。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字,碑高1.87米。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整个墓区翠柏葱郁,奇花飘香。山顶上19棵柏树环绕一棵枣树。枣刺,标志着他针砭时弊的性格;红枣,标志着他为民办事的成果。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其东南是长长的芳草墓道,四周围以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此即为琵琶的“曲颈”。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他却出生在河南新郑县。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元结并称为“李杜元白”,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唐诗四大家”。白居易出身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学,五岁学诗,九岁知音律,十一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深黯民间疾苦。十六岁到长安赴试,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很恢谐地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及披卷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称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出句如尔,‘居’亦不难”。从此,白居易的诗名大振。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曾官左抬遗、太子少傅,外放过忠州剌史、杭州剌史、苏州剌史。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白居易在苏州时曾开挖虎丘山塘,山塘因名白堤。在杭州期间,他注重兴修水利,疏浚西湖,纪念他的“白堤”至今犹是游览佳处。他写下的二首《忆江南》词历经千载仍传诵不已:江南好,风景旧曾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兰,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建中、元和、长庆时期(公元781-824年)。是唐朝走向衰败的极端苦难动荡的时代。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贡献是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新乐府运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他本人也是一位高产作家,仅诗歌就写作了3600多首。他的诗作风格清新,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贴近现实生活,“老妪能解“。晚年,白居易把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讽喻诗是白诗的精华,其代表作为《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都着眼于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痛苦。感伤诗则借古喻今,字里行间都充溢着悲愤和感慨,同样也是对现实的鞭挞和揭露,其代表作为《长恨歌》、《琵琶行》。白居易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戏剧,在国内外享有不朽的盛名。龙门石窟 从龙门桥过伊河,就到了著名的龙门石窟,那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的“蜂窝”,蕴藏着数也数不清的文化宝藏。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的稀世珍宝。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国、隋、唐和北宋诸朝四百多年的在规模营造,两山窟龛,密如蜂窝。其代表作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据龙门石窟研究所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7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时代窟龛约占10%。这些古代艺术大师创作的艺术瑰宝,气势雄伟,雕琢精湛,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大
关键字: 洛阳 石楼 龙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