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与羊肉烩面
怀着朝圣一样心情,克服了一路的艰难险阻,乘着最后一点太阳的余辉赶到了白马寺。出发的时候已经下午3点了,本来所有计划内的参观都集中在登封,可看了看地图,望着近在咫尺的白马寺,心里实在有些放不下。于是冲出宾馆,上路了。一进收费口,满目的园林式规划让我有一些失望。粉刷一新的寺院大门和门前那一对雪白的白马雕像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街心公园。走近寺门才发现原来寺内也在装修,雕梁画栋间颜色之鲜艳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一直走到寺院最深处,才发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建筑。这座高台由青砖镶砌而成,在苍松翠柏的环绕下,与它两侧的几乎有着同等高度的两座建筑(藏经阁与法宝阁)相比,站在这座高台之上让人感到分外凉爽。“清凉台”——我想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看过介绍才知道,当年从大月氏远道而来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就在此共同翻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这里果然是个著书立传的好去处。在寺院墙外,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普同塔”。塔的形状像一个牌楼,塔身上有许多小门洞,用来摆放死去僧人的骨灰。“普同塔”的身后是个个小院子,还没进院门,就看见了许多烧焦的纸灰,于是心里开始有些忐忑不安。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可怕的故事:一行科考人员闯入了一座法老的墓穴,结果受到了诅咒,相继神秘死去。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迈了进去,果然院子的影背后面有两个用砖头砌成的焚烧炉。问了院子里的一个老师傅,原来那两个焚烧炉真是用来焚化死去僧人的。于是心里着默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急忙跑开了。晚上回到登封,宾馆的晚饭早就被一扫而空了,于是在司机的带领下来到一家羊肉烩面馆。一进饭馆,一股污浊的二手烟卷着羊肉的膻气扑面而来。脚下更是一团糟:一脚粘的,一脚软的,歪歪斜斜地走到了凳子边上做了下来。在目睹了店家将数盘客人吃剩下的花生米拼成了“崭新”的一盘菜,我们决定还是烩面比较安全。3块钱的中碗面大得可以洗脸。尽管条件简陋,但不得不承认,就着两瓣杀菌力极强的蒜,烩面的热汤还是比较美味的。历史知识链接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据历史文献记载,东汉时明帝晚上做梦时梦见有金人飞行于庭院当中,醒后派遣蔡?、秦景为使,到西域请佛求法。这两个使者历尽千辛万苦,在走到大月氏时遇到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然后用白马驮着经卷,把二位高僧迎回洛阳。明帝敕令在都城洛阳城西雍门外的御道以北,按天竺寺院形式建造此寺,专供二高僧传经译法,因为用白马驮回经卷,遂得名为白马寺。 旅游提示:白马寺距登封大约60公里,属洛阳管辖。包一辆面包车来回120块钱,由于修路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路况很糟糕,只能单向行驶,错车的时候很麻烦,有时不得不轧着农民的菜地,所以除了政府的过路费以外,还要交10块钱给当地的农民。需要提醒的是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较劲,掏钱走人,这绝不是什么地方政府的乱受费,所以也不要用什么曝光、找领导的来要挟,农民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们有的是工夫,有的是精神头儿,何况你毁的是他的地。
关键字: 地图 宾馆 登封 白马寺 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