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豫东风情的《官会响锣》
《官会响锣》
《官会响锣》在豫东农村流传甚广,是一种以铜锣为道具的民间打击乐器形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江南巡访路经官会,当地官员为隆重迎接乾隆皇帝,集合了几十名打锣艺人在官会王氏兄弟的编排下,创造了《官会响锣》的艺术形式。
数百年来,《官会响锣》已经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豫东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并一直活跃在豫东广大农村的红白喜事,庙会庆典活动中,深受群众的喜爱。
传统的《官会响锣》打击乐只有铜锣,锣重四公斤,直径约80厘米。其打法有“七点锣”(即节奏为四慢三快)、“九点锣”、“十二点锣”、“十六点锣”、“二十四点锣”。表演形式有“二郎担山”、“狮子绣球”、“天女散花”、“寇准背靴”、“青蛙啃泥”等多种套路。
1998年,《官会响锣》受到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多次深入官会采访搜集,挖掘响锣资料。他们在传统《官会响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创新,增加了大鼓,铙,嚓,制作了龙头,龙尾等道具,演员少则几十多人,多则100多人,锣鼓乐声气势恢宏,灵活多变,既能粗敲,又能细打,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表演人员在鼓点的变化中时而演奏、时而舞蹈,队形变化多端,如蛟龙上下翻腾,达到了似与不似,不似亦似的艺术境界,气势雄伟,十分威风,被群众称之为“锣龙”。
1998年,《官会响锣》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举荣获编导、作曲、表演、辅导四项金奖;1999年7月,改编的《锣龙》,参加河南省“帝豪杯”舞龙大赛,荣获此次大赛所设的唯一一块金牌,并被授为“中原第一龙”称号;1999年12月,《锣龙》赴京参加演出,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并应邀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澳门回归大型广场晚会;2000年参加在浙江台州举办的全国第十届舞蹈“群星奖”比赛,荣获银奖。该舞的演出盛况在《河南日报》、《文艺报》、《河南商报》、《周口日报》、《扬子日报》、《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2007年2月,《官会响锣》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月8日,官会响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官会响锣》的表演中强悍娇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农民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研究中,《官会响锣》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分布区域:分布在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的时桥、王范庄、刘埝、蔡庄、李泗坑、孙老家、韩营、王庄、腰庄等行政村。
历史渊源:历史悠久,仅姓王的一家就祖传十辈之多,若按每辈30年计算,起码有300多年历史,《官会响锣》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盛于清初。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美丽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要路过官会这个地方,当地有一名进士王子由,他为乾隆皇帝的到来精心组织了一套大锣的演奏及表演,颇受当地官员及老百姓的青睐,从此《官会响锣》就流传下来。
基本内容:传统《官会响锣》的打击乐演奏有:“七点锣”、“九点锣”、“十二点锣”、“十六点锣”、“二十四点锣”。表演形式有:“二郎担山”、“狮子滚绣球”、“天女散花”、“寇准背靴”、“青蛙啃泥”、“张果老倒骑驴”等。
主要特征:一、音乐程式化。传统《官会响锣》打法有“七点锣”、“九点锣”、“十二点锣”、“十六点锣”、“二十四点锣”。二、以铜锣为道具,演员以铜锣为道具,时而打时而舞,并用锣组成各种造型,变化微妙,达到似与不似,不似亦似的艺术境界。三、表演形式独特。传统官会响锣表演形式有:“二郎担山”、“狮子滚绣球”、“天女散花”、“寇准背靴”、“青蛙啃泥”、“张果老倒骑驴”等多种套路。
重要价值:一、历史悠久,是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每逢节庆及老百姓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均有该节目助兴,与群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以锣为道具,弥补了我国没有锣舞的空白。三、多次参加国家、省级文艺大赛,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国家、省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影响极大。
关键字: 乾隆皇帝 传说 历史 江南 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