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中英街”
要说到中英街,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的,当年去,是因为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香港“自由行”还没有开放,出于好奇,才到中英街走了一趟,那时的中英街,东西两边中港的店铺,卖的都是衣服、日用品的多,港方一边当然是有金饰,但是,当年大家都收入低微,谁买得起呢?记得那时同去的同事,连在深圳吃餐饭也舍不得,为了省钱,是带了“速食面”去充饥的。这些“笑话”,恐怕是今天的年轻人以为是天方夜谈吧。那时,我们的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连日用品也缺,谁能去中英街,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没有机会去的同事、亲戚、朋友,除了羡慕之余,是什么力士香皂、白猫洗衣粉等订单给你一大堆。人情难却,到中英街除了四处游走,就是做采购员,搬运工。自那以后,我到过深圳无数次,就是不想去中英街。听人说,这条小街自从向内地游客开放以来,繁华的是上个世纪,几乎成为凡到深圳者之必去之地。据说,这条南北才250多米的小街,曾创造过日进客3万人以上的纪录,其拥塞可想而知。然而随着香港的回归,特别是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繁荣,到中英街已经失去了旅游和购物的意义,后来更因为这里假货充斥,以次充好或者低价高卖乃至强买强卖等等劣风盛行,客流量日益减少。到了本世纪,到中英街的,是除了我国内地省份的游客,作为寻觅历史、见识“一街两制”,进去看看,在深港交界岗亭前拍张照片留念,沿海地区的人是很少再进去的了。我是今年11月3日再到中英街的,秋高气爽,正是一个艳阳天,进去,有盐田区沙头角镇的接待员带着,还人手派发一份“中英街购物消费警示”,据说这是盐田区政府提供的一种服务,大概是有太多的游客来中英街购物被骗,政府采取的一项预防措施吧。进得沙头角镇,旧地重游,首先看到的是环境已经好了很多,有新的牌坊,标志着中英街历史的界碑,古井,大榕树等历史文物古迹,已经做了保护。还有新建的“一国两制百年历史见证”碑亭等。中英街的人流不多,我在密布着大小各种商号的小街上来回几趟,感觉到街东这一侧,以卖视听器材、照相机、手表的商号为最多;街西那一侧,多卖服装、首饰和药品。街西的店招一律繁体字,那里港币、人民币同时流通,街东则只收人民币,招牌字体繁简不一。从街东这一侧所有店家无一例外地殷勤招客,其店堂无一例外地空疏安静来看,似正显示着这里的不景气。虽然街道上依然有人逛着,店里依然有人挑拣,但昔日那种搜刮式购买的狂热,那种教人喘不过气来的拥塞,一直没有见到。当地的消委会在镇口摆台设点,既说明昔日的劣风尚未根除,同时又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招数。小街的南口就是它的尽头,一号界桩旁边,矗立着一座五六层高由深圳方面斥巨资新建的街史博物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走进历史才知道,眼前这条宽不过4米,总长不过 250多米的小街,在百多年前中英双方勘划这一带“边界”之时,还是一条小河,土名似乎叫做鸬鹚河。界桩最早就确立在这条小河的中线上。后来小河渐渐淤平,旧日的渔村河港不再有了,当地人就将这里改变成为一个墟市,又成为固定的市场,再成为一条商业街。后来中英双方合作铺设了水泥路面,界桩就依当年的河流中线或偏东或偏西地竖立在这条小街中,双方依此为界各管各的,从而奠定了这条小街时至今日的独特模样。我的眼光最后落在散落地竖立在小街中的那一个一个矮墩墩的石界桩上。桩上依稀可辨的刻字标明着,这条小街的西侧是为“英界”(今天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界),东侧是为“华界”(今天的深圳经济特区区界)。就在一座界桩旁,太阳伞下,身穿藏青色制服的香港警察与一位内地的警察,正亲密地交谈着。这幅情景,若在1997年7月1日以前,大约是不会出现的。
关键字: 世纪 中英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