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漫步绍兴
绍兴,人杰地灵之处,吸引我已有不短年头。因为,那里有鲁迅。 11月,季节已是深秋,然而气温仍如秋中般爽人。藉此神清气爽之季,邀朋约友,一访先贤故里,好不惬意。 踏上江浙地界,犹如进入异域番乡:满耳充盈“不可理喻”的吴侬细语。 第一站,依网上驴友攻略,直奔安昌古镇而去。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安昌古镇如同其他江南古镇,依河而建,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居民们自在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不受游客影响,也不用叫卖、推销滋扰游客,客主自便,悠哉游哉。只有乌篷船不时招揽着游客。也许因为为我们来得早,小镇上没有别的游客。我们信步而行,体验着古镇的久远、悠然与恬静。居民们的生活状态依旧,丝毫不因游客来来往往而改变。街上摆卖的是居民们生活必需的各种小商品,以及这里特有的扯白糖和自制香肠。小茶馆里三、两个老人悠闲地喝茶、聊天。这种自然的状态,正符合我对古镇、古村品游的臆想。没有了旅游的急迫、匆忙,心也和小镇一样安静,边走边看边品味,接受古镇传达的人文、历史信息,享受先人创造、遗留的珍宝。 如果评选最原味古镇,我首推安昌。她没有被商业化所玷污,保持了小镇真实、自然的状态。 在安昌,唯一参观了《师爷博物馆》。原来师爷是那样一种职业,在官非官,有的比官还重要(比如刑名师爷),有的为官及官府捉刀作文有如今日之秘书……,所谓幕友者是也,活动在官府大幕之后。绍兴是师爷的盛产之地,出过许多著名的师爷。《师爷博物馆》所在就是娄心田师爷故居。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娄心田师爷 鲁迅故里,就在绍兴城内的一条小街上。这条街现在叫鲁迅路。 鲁迅故里景区包括了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记录了周家从兴盛走向败落的过程,也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出生到青年的成长史。最能唤起我记忆的是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一段文字,相信许多人都记忆深刻。这是周家的菜园,它处于周家新台门的最后面,游客戏称为后花园。台门,是此地的民居,小康以上的人家才有能力建造,中富人家的台门一般在二进、三进,周家新台门为六进,可见周家当年的气势。和江南其他地区的民居一样,天井是不可少的,是采光和通风的必需。每一进都有天井。天井也有大有小,自然也与家道有关。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鲁迅纪念馆比较全面的写实了先生的一生。从一个不很起眼的门进去,好大的庭院出现在我们面前,豁然开朗。鲁迅纪念馆,一座不算大但绝对称得上大气的建筑。在先生塑像前留个影吧,站在巨人面前,才明白自己的渺小。走进纪念馆,用大约一个小时跟随先生走过了他风风雨雨的五十五个春秋,翻遍先生一生的记载,满篇最醒目的是两个字:斗争。先生与腐朽、落后、反动斗争了一生,始终站在进步、先进、光明的前沿,是伟大的正义斗士。作为世界语学习者,我着意搜寻先生与世界语相关的记录,可惜没有!1908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接触了世界语;1918年鲁迅发表《渡河与引路》一文表达赞成世界语的态度;1921年至1923年间与俄国盲人世界语诗人爱罗先坷亲密接触并成为挚友;1923年到1925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教授《中国小说史略》;1927年在广州世界语学会为步行全球的德国世界语诗人赛耳(zeihile)举办的欢迎会上发表了支持世界语的演讲……。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鲁迅纪念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在巨人面前才明白自己的渺小 鲁迅祖居是周家老台门,有250年的历史。与先生的生活、学习没多少联系。记录的是周家的发家史。老台门对面就是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约五年。塾师寿镜吾“极方正、质朴、博学”,是先生最敬重的老师之一。在这里读书,要经过老师面试,还要自带桌椅。从这里走出了鲁迅、周作人,还走出了《辞源》的编写者之一寿孝天(寿镜吾先生侄子)。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三味书屋,名家的题匾哦 在这条路上还有一家毫无当年遗风的“咸亨酒店”,从店堂风格到经营方式都是“吃人”的架势,一家酒店两处待客,一处名“楼”一处称“阁”,价格高出别处几乎一倍,当年的孔乙己是断然“不得入内”的,更别说欠账了。这是绍兴人吃鲁迅的一个范例。 绍兴城内有一条老街,名曰仓桥直街,长约三里,游客必到。立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碑石。这里有不少保护得不错的台门,更多的是满街的商铺、充耳的叫卖声。商味浓郁,掩盖了文化。站在这里,更留恋安昌古镇。 兰亭由兰花得名,因《兰亭序》而名。 兰亭在绍兴城外西南十余里处。当年,王羲之等42文人学士聚会于此,假修禊之际饮酒赋诗,王右军即兴题序一篇。通篇28行,324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被谓之“天下第一行书”。只可惜落入唐太宗之手,成为陪葬之物。在兰亭可以见到几十个不同的临摹版,也都不失为书法佳品。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兰亭,建于兰花飘香的渚山脚下的驿亭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兰亭序,兰亭因此而闻名天下 沈园,一段哀怨的爱情故事万事流传。 陆游在20岁左右的时候,娶表妹唐琬为妻。陆游英俊豪爽、才华过人,唐琬才貌双全、通晓诗词,两人情趣相投。但两年后陆母竟逼迫陆游休妻,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只得忍泪吞声,依依惜别,各自娶嫁。在1151年的春天,陆游与唐琬在沈园邂逅。唐琬置酒肴相待陆游,共叙离别情愁。陆游感慨万千,满腔悲愤,在园壁上题下了千古绝唱《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了这首词之后十分伤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已经长久经受心灵折磨的唐琬,经受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久就在忧郁中去世。从此,每当陆游重游沈园,都会作诗来表达对唐琬的思念。正因为如此,800多年来,人们总是将沈园与陆游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人们追思这份至死不渝的真挚爱情的千古名园。 在绍兴,避不开的是人力三轮车。砍其价不必心软,走仓桥直街一趟,二人一车,不要高出30元。“司机”也是善侃之人,一路说来。倒也是实话实说:绍兴之地,吃的是鲁迅饭。引来游客不说,还引来了海内海外的投资者。绍兴名人比鲁迅地位高的还有人在,比如蔡元培,比如周恩来。但他们改变不了绍兴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不了绍兴的城市面貌。作为兼职导游也还称职,沿途景观一一介绍,留出时间让你拍照,还可兼职摄影师。几十块钱花的也不算冤枉。 绍兴的吃食没什么好说道的,味淡而酸甜,不太适合我们湖北佬。 绍兴还是值得一游的,如果你对鲁迅感兴趣,如果你喜欢原味的古镇,如果你对历史的、文化的、爱情的故事情有独钟。
关键字: 江南 绍兴 网上 驴友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