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绍兴2从老咸亨到青藤书屋
绍兴酒店的格局,鲁迅在《孔乙己》开头描写过,那是和别处不同的: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随时可以温酒。——这确是一大特色,有种豪放的体贴。鲁迅街人较多,天又近晚了,拍时比较慌乱。去看了看柜里的食谱,价格比起外面小摊子随处都有的东西过分了不少。没有去里头品尝,臭豆腐茴香豆,凭经验成见判断,断定味道不会强过外面小摊子。想想可以理解,这里要是不抬价,那队伍恐怕也是有的排。反正对我这种不爱排队的懒人来讲,结果都一样。但如果抬了价,味道不见更好,那确实很扫兴的。我喜欢绍兴小摊子上的臭豆腐,便宜,味道还比别处都好。随便买两串,加一小碟盐水花生就可抵一餐。沾了甜酱,坐在河边上吃得香喷喷,自我感觉安逸得很。周作人将豆腐制品纳入国粹,其实很有道理的。尽管我的爱好在他看来肯定不够地道,正是他所谓那种未必霉过的比较缠夹的油炸臭豆腐。:)记得在浙江的时候,朋友一起吃饭,他们总是要叫:来瓶老酒吧!基本上不问喝啤的还是白的。这老酒便是绍兴黄酒。我一般不喝白酒,但黄酒滋味醇厚,养人,适量喝点儿助兴,不怎么上头。三杯两盏,道尽人生酸甜。古越龙山花雕,一般叫到三年或五年陈酿,再陈的价格就高了。像《儒林外史》中的二十年陈酿,在今日也得要近二百元一支。据说佳酿是既讲究又玄妙,需用不可过清也不可过浊的湖水酿造,清则质薄,日久变酸,浊则不透,失掉灵气。这个分寸可真不好把握。 要说对绍兴有什么意见,那就是鲁迅街,有着热门景点票价高、游客太多的旅游通病。三味书屋看看又不想进。门票觉得过分,天色也暗了,小小的门廊还挤满游客。又一次凭经验成见判断,大可不必到里面去。不如欣赏一下门口檐下的乌篷船,复习一遍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恐怕要更有意思的多。讲起来那篇文章里,印象最深的却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真奇了怪了——其实更加精彩生动的应该是后面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青藤书屋却是我非常满意的去处。不大的庭院式民居,极为清雅幽静。自在岩、石榴树、古井和水池,该茂盛的茂盛,该疏朴的疏朴,苍翠简淡都恰到好处。仿佛能听到它们在细雨中轻诉,以及清泠的回声。小时候看徐文长的木偶剧,那时他跟聪明的一休一样,是神童、天才的象征,小孩子的偶像。大了之后读他的字画与身世,觉得那简直就不是一个人。然而确确实实是同一个人。这位风流才子虽然也是放浪不羁,不愿受世俗污染,却是个痴情痴意之人。他身边很少有女性,爱妻十九岁便抱病身亡,只留下一子。再娶之人沟通不了,反目成仇,使他变成了古代的顾城。叹其身世起落,但不想评论其人,因为拿不准,同情、赞赏,还是批评。肯定的是,徐渭的字画都为我非常喜爱,狂放不羁逸趣横生。这个院内还有陈老莲、王玉瑛也在此隐居过。前者也是我喜欢的画家,后者却没有听说,几乎查不到有关资料,大约是一位山阴才女,不得其详。
关键字: 特色 绍兴 臭豆腐 茴香豆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