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游记:井冈心情
从井冈山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天色暗蓝,半轮月亮在天上,微黄中泛着着浅浅的红晕,风很轻,有如心头的那一点怅然的离意……如果仅从山水来说,井冈山的与其他地方并没有更多的不同。而它之所以成为至少是一部分人心中向往或者是会来涉足的地方,是因为历史吧。井冈山的人很感谢毛泽东,那位几十年前在这儿盘踞了二年多的一位伟人。那两年多血与火的历史,成为这方山水阔大宏远的背景,成为今日井冈山人的福荫。听导游和当地的人讲起毛泽东来的时候,在想另一件事:人为什么会喜欢旅游呢?旅游本身可能包含着离开、独自、悠闲、安静等内涵吧,让人轻松自在。但也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走过很多路,会慢慢累积成生命中的里程碑。人的灵魂是需要向导的,这些里程碑,告诉我们来路,指引前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也能成为他人的旅程。想想,我们已经和多少人相聚别离。回望或者是前瞻,会有恐惧吗?会有倦意吗?会感慨吗?还会有机会唱出生命中最华美的骊歌吗?人本身是那样直接地引起情感上的变化,引发内心中深藏中的东西。而山水不同,山水无言,静静等待,带给人内心中的东西,更难言表,也更深。极端与众不同的山水,比如雄奇,比如幽古、比如诡异等等,可能容易造成夺人神魄的感觉,注入的东西多,而引发的相对少。而把美藏在深处的那些初看淡淡的地方,倒会令人久久回味。井冈山是后一种。在井冈山的数日,满目苍翠,山风微凉,溪流清澈,全无夏日之烦热。峰峦叠翠而林鸟啾啾,放下俗务而醉心于此,心事慢慢被过滤,于是应该清晰的清晰起来。心间的那些热爱,会泛着泠泠泉水的静意,而曾经的那些烦忧介怀,会淡淡地随风而逝。静于山中,内心并不是沉寂,只是从容得多。住在井冈山市,原来叫作茨坪的一个地方,是毛泽东当年占山时最早所处之所。很小的一个市,也许准确地应该叫它小镇,仅有一万多人口,经常外来的游人超过了本地的居民。小镇清雅整洁,道路不宽,却有很多巨大的水杉植于路边,浓阴蔽日,加之山风微拂,很舒服的一种感觉。乘车出去,约40分钟,到朱砂河,由于连续20多天没有雨水,河已经像条小溪。但,虽然清浅却流势湍激。皮艇漂流,一个半小时,行程接近7公里。从船工处得知,此河就是《闪闪红星》的拍摄地。打水仗,七条船上男男女女尽情挥洒,深身湿透,却无淋漓之苦,通体清透。累时,河滩上有当地的居民搬了条凳卖黄瓜甜瓜的,离船去买,就在干净清凉的河水中洗了,斜倚艇边,徐行而食,看着两岸的翠竹,沐着清爽的河风,心静神清。井冈山几乎所有的景点都与那段红色历史有关,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三湾毛泽东旧居等等,有的是曾经发生过激战的地方,有的是练兵场,有的是伟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如今硝烟散去,后人在几十年后旅游经济发展起来之际,纷至沓来,一片祥和景象。没了枪炮声,那些曾经喷射着怒火的枪械,如今都锈成了烂铁片,存在那些玻璃橱窗里供人参观。而青山无言,草木一年年葱茏,静观这人间的悲喜。去龙潭,看瀑布,坐缆车而下,一条山间的流水,因为落差的关系,竟然形成了连续的五个瀑布,清清的山水激石喷玉,宕荡生姿。林壑幽深,游人也不拥挤,停在某一处,坐于瀑下深绿的潭水边,适于深思怀远。风穿林而来,草木味道中,细细的水珠悄悄扑面,能温润所有的怀想中的人和往事。回想这次旅程,就像回首走过的路。似乎有很多可记取的,然而,静下来的时候,有的不堪碰触,旋成飞灰,而有的只是淡淡存于心间,不足形成文字。日子如同山间的溪水,有人在旁边的时候,会流淌,无人眷顾的时候,也自由自在,穿林激石,走出深山去。只要沾染了人类社会的痕迹,每一步,都会有污迹留下来。我总是自然地选择了遗忘,留下的是让自己愉快的内容,并会把这些,在某个时刻,讲给朋友听。而这一次,一路走过,心中有事有人,眼睛在山风和绿林间更过滤得纯净。短短几天,真的就是弹指而过,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和同去的人玩牌到很晚,只睡了二三个小时。白天去黄洋界,人晕晕乎乎的,胸臆间竟爬上来很多淡淡的不舍。毛泽东在离开井冈山三十八年后,还能回来,抒发心怀,而我这匆匆一来,也许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人与人有缘,人与山水也有缘的吧,这缘份如果只是这三天,令人怅然。离开的时候,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开过,青翠的竹海、危岩突兀,山涧时隐时现。心中淡淡离愁攀升,别意轻轻,就进入了朦胧。
关键字: 井冈山 其他 历史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