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扬州行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千五百年的文明积淀透发出迷人魅力。古运河横贯扬城,杜牧、秦观多少风流人物留迹维扬。扬州,是古运河横贯扬城,杜牧、秦观物留迹维扬。车过长江,那江面的悬索吊桥于雾色中隐约成纤细的线条。超出百米以外的景物尽在雾气之中,江山隐约,而江面上的拖船、轮渡依稀可见。车行再近些,那船舶竟然有数十艘之多。从朋友那里出来,时间尚早,而天际云凝水气,那雨似乎马上便要淋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到仰慕已久的瘦西湖,因为下趟再来扬州,怕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入门,有长廊横于面前,长廊后面是由太湖石堆砌的假山,是瘦西湖的一个景致,名卷石洞天。石型怪异,由东部的水庭、中部的山庭与东北部的平庭等几部分组成,共有十个景点:石屏鹤舞、双木夹镜、泉源石壁、高山流水、曲院花影、松壑云卷、飞泉鸣琴、八方致爽、红楼夕照、瑶台枕流。但看起来,也只是古人的牵强附会而已。前方有竹林,绿影婆娑,而小路铺有石板,另有碎石装饰,眼尽处见河若碧带,于草木翠微中隐现。风郁郁而来,若一凄切的女子,垂首过我身边时,仍不忘于眼角处瞥我一道清凉。我就那样伫立,一时忘却了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天气里。前面的河是护城河,河还在,城却不见。河中有岛,岛名琵琶,因为岛的形状与那乐器相仿的缘故吧。一路走来,于阴霾的天色里、绿荫下,倒也不急不缓,悠然自在。过了妙远堂,前面有一池塘,名西园曲水。塘中有榭,形若假船,榭名沉香。于船榭中临风而立,塘中荷叶繁密,花色艳鲜。船榭因风蚀雨淋,有些衰败,门上铁将军昂然守护。透门内望,里面摆有桌案,上陈笔纸,想是书画家临池画荷的绝佳所在。榭前有联:“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自己站在那里,想象一下蝉伏柳叶的绿荫处高歌闹人,荷花与落日相互辉映的颜色,确是动人景致。再往南行,过桥有桃园,说是云壑松风,想是文人雅士的想象。不见有松,亦不见有桃树,在诺大的一个场地上摆放了许多的盆景。而中国盆景艺术分五大派系,扬州盆景便是其中一个派系。扬派盆景在树木造型上以规则型为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云片”。云片是用棕丝精扎细剪的方法,將枝叶扎成平整的薄片。一般顶片的形状为圆形,中下片多为掌形,如蓝天中层云涌簇。随意看来,一盆清水,几块碎石,二三树桩,便能使人产生置身名山大川、古木丛林的美感。沿路走去,有门卫守门,而门外便是车马喧闹的街道,正犹疑间,门卫告诉我,说出门是大虹桥,过桥右手便是瘦西湖北部景区。大虹桥为进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湖水如带,水碧柳绿,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身后车辆喧闹,幸好不是周末,且风雨欲来的样子,行人尚少,稍显清净一些。想在这样的天气,有这样的心情出来游玩,怕也没有几个人。瘦西湖南大门门厅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抬脚入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这便是著名的长堤春柳。天从一早上起,便阴得象蕴了许多水的海绵,到了此刻,雨丝终于飘下。天色暗淡了许多,而柳色越发的碧翠。门口有一三轮车夫,眼神锁定我,看我是不是要乘他的车在避雨的同时,浏览这湖光山色。我却如眼中没有他的存在一般,撑开雨伞,在雨中信步前行。柳列两旁,婉约若绿衣的女子,因了雨水沾附的重量,头垂的越发低些,更添一份娇羞。遥遥望去,数里长堤,只有我和这两排若女子一般柔情的柳,没来由的想起一句词来:“杨柳岸,晓风残月。”心下似乎伤感,脚步便迟缓了下来,一路慢行,体会这瘦西湖在清风细雨下的风情。心情一下静了下来,这雨也营造了一种清幽的伤感,而我便在这伤感的氛围里随步而行。前后无人,我细细聆听着每一粒雨珠敲打伞布上的声音,忽弛忽骤,好象那雨似一个顽皮的童子,与我嬉戏。河道中有画舫划过,亮亮的黄色在晴日不甚显眼,但在这水天一色的风雨里,却显得格外的鲜亮。船行的水流惊动游鱼,那水面便有水纹向四面箭射,原是那些游鱼的逸逃了。雨越发大了起来,远处天际传来一阵阵滚雷声,而芭蕉与荷叶,在风雨中被冲打的东摇西摆,竟别有一番凄楚。想是那童子终于是耐不住性子,开始做肆意的破坏了。前方是桃花坞的凉亭,中有一个女子依栏而坐,眺望碧波,于雨声中一如宋词词意。唯一不足的是,穿的是现在的服装,如果穿的是古装,竟真会认为自己跨越了时空,来到人文繁华鼎盛的宋朝。透过雨帘,回望鹭岛,岛内有池塘,遍栽荷花,称荷蒲熏风。走过时没有留意,远了,才发现它的美来。人生中有很多事也是这样,身在其中时觉得平常,只有在回忆的时候,忽然发现错过了最美好的事物竟然是当时所不珍惜的,后悔,却已经迟了。而人生中的很多际遇,恰是如此,无法回头,也不能回头。雨势渐大,前方是徐园。在徐园前右行,过春波桥到湖中一个小小岛屿上,屿上有亭,亭中有一对中年男女相互偎依着,自是不便打扰。于是复前行,过小桥右行有锦镜阁,阁中有服务员拦阻我,说再前行便出了景点。看手中地图,前方应该有一景点,名四桥烟雨,有烟雨亭。但是,不能过去,别说避雨,便是远观也成问题。折回原路,复见那对男女,那女的倚坐在那男子的腿上,而雨声打得那叶在亭上哗哗地响,别有一种离别情绪,似乎离了此刻,便不复相见的凄凉。心中似有触动,于是便放轻了脚步,尽快地离开,寻我避雨的所在。四桥烟雨,建于康熙年间,旧为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经是大盐商的私家园林。据说登上这四桥烟雨楼,南面的虹桥,北面的长春桥,近处的春浓桥和西边的五亭桥,都历历在目。每当风雨萧萧,四桥就忽隐忽视,故称“四桥烟雨”。难得的是诸桥近在咫尺,桥桥不同,但这四座桥却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衔接起来,又以各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部景点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区间,使每一风景区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韵味。而我近在咫尺,却不能前往领略这四桥烟雨的雨中风韵,是为憾事。春波桥,自身有一桥亭,只是没有坐的所在,倒是那几块红褐色的条石可以供我歇息,而雨滴在风中随意飘洒,侵进亭来,把那巨石逐步染湿,再无我可以坐的地方。远眺瘦西湖,绿树在雨中迷蒙成一片,只有颜色的层次可以分辨出远近来。而这湖水因瘦而突显河道的曲折,把那树影的层次又分多了几层,看起来就似大写意的泼墨山水,畅快淋漓。如果把这河道看做女子,便若一少女于雨中曼舞,而那婆娑的树影就是她舞动的长袖,曲折处,别显女子青春秀美的风韵。风雨中飘来一道暗影,抬眼看去,是一个女子刚刚从三轮车探出头来,见无法下车,复叫那车夫继续前行,而那车夫拉着女子,在雨水中小跑前行,渐行渐远,隐于风雨之中。桥下有黄色画舫破波前行,杏黄牙旗在雨水中瑟缩着抱紧了旗杆,再没有晴日里那张牙舞爪的气势。不知站立里多久,见雨势渐小,忙冲进徐园,所谓徐园,亦不过几间房子而已。本以为瘦西湖没有几个人游玩,没有想到,徐园的屋檐下尽是避雨的游人。稍微思量一下,便于雨中继续往前走,还好,前面临水有听鹂馆,屋檐下立柱间有回廊环绕,可供人观雨。这时定睛看四周景物,有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环立四周,间中饰以怪石,打破常规的平衡,同时又体现了另外一种整体的平衡。偶然间环顾,那坐三轮车的女子便在身后不远处,再回头去寻找时,却不见影踪。眼中唯一可见的,是越来越大的雨滴,砸得地面一阵烟气凄迷。过小金山西行,便见有一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的环拱石桥,这就是扬州瘦西湖的象征,因桥上建有五亭,故有“五亭桥”之称。五亭桥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因为建于莲花堤上,形状又极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所以又名莲花桥。建于湖上的五亭桥上面五亭毗连,“分之为五亭,群聚于一桥”,桥上耸五亭,桥下张四翼,桥、亭结合,形成亭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桥上五亭,一中四卫,格局沉稳,扬州人戏称其为“四碗一汤锅”。中间的叫龙泽,下方上圆,象征天圆地方,瓦顶重檐,四角攒尖式;西边是涌瑞、浮翠,东为澄祥、滋香,五亭皆上覆绿琉璃瓦亭上有宝顶,四角上翘。亭内巧绘天花,亭外风铃叮当。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龙,龙泽、滋香、浮翠三亭都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工”字型的桥基由12块大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建成券拱形,由三种不同的券洞联合成十五个桥孔,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桥两端有石阶,二侧则珠栏画栋,光彩照人。桥基、桥身、桥亭比例适当,造型纤巧,既稳重大方,又玲珑剔透。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赞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是芦沟桥,最秀美的则是扬州的五亭桥。据说,月明之夜,远望此桥,每一个桥洞下都有一个月亮,是为奇观。可惜,不能于扬州过夜。否则,便选一晴日,备了酒菜,择一个清净的所在,静侯明月高升,饮酒观景。再或者,雇了船,在月色皎洁中环桥洞而掬水中明月,自得其乐之余,怀想古人,亦不过如此。“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行至小李将军画本的时候,雨渐渐收敛了一些,小李将军,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大李小李”开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富丽堂皇。将军这个称呼让后人容易记,所以,后人多以将军名之,其本名倒被忽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漫步二十四桥上,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水中有游鲤缓慢移动,想那明月当头,有伊人于画舫抚洞箫抑夜风,悠悠扬扬,引起天涯羁旅人的怀乡情结,别有一番断肠的感伤。曲未尽,人渐远,那一种淡淡的江南韵味在这雨丝温柔之中,别显妩媚。下意识地便想到了酒,如果此刻有酒,于这秀丽景色中,放怀畅饮,哪怕是显我疏狂本色,又能如何?而酒后高歌,怕也是人生快事。雨丝缠绵,有翠鸟破空入水,片刻,水波动荡处,那鸟复破水而出,瞬间去远,而那鱼鳞的反光在我眼底就那样无奈地闪了一下,在我的眼底再没有留下任何别的痕迹。没有感慨,站在桥上,我呼吸着空气,因为我还能够呼吸,因我的存在。
关键字: 中国历史 扬州 文明 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