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堡的记忆
(1)人生
开阳堡的记忆
阿咚很幸运,清明之前有甲乙两拨朋友邀请去山西旅行。阿咚选择了早出发的甲队,还把乙队计划中的“开阳堡”推荐并挪用给了甲队。于是我们也去开阳堡了。
问清楚了什么“开”,哪个“阳”,“堡”怎么写,就到百度上查:
——开阳堡,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是阳原县境内最古老的县城和村庄,故开阳有“开阳原县村庄先河”之说。
开阳堡位于阳原县城东南,桑干河南岸。
《史记·赵世家》载,赵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汉时称安阳县,治所就在开阳堡。据《察哈尔省通志》载,今存的开阳堡为唐代所建。开阳堡规模不大,堡墙东西长305米,南北长232米,墙基宽5—8米,墙高8—10米,四周筑有墩台16座。唐代建城时并未用砖石砌筑,整个堡墙是就地取材,用白垩土和黄胶土混合夯实而成。这种土黏性极大,虽经历10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仍保留了原来的轮廓,有的地段基本完好,至今以手触之仍感到非常坚固。开阳人在建造城堡时很讲究周易八卦。堡内街区规划,一改传统的以南北中轴线为南北大街的格局,而采用南北两条较对称的大街,东西二条街,形成“井”字型结构,把整个堡分为九部分,称“九宫街”。除中宫外,其余八宫均按后天八卦卦形设置街道。现在西北角和西南角仍就保留着“乾三连”和“坤六断”的格局。其他街道虽几经变迁,仍能看出一些八卦卦形的痕迹。
开阳堡的堡门建于离宫之位,全部采用石块、石条垒筑而成,拱形门洞虽经千年完好无损。门洞内的铺路石被行人踩得光滑如镜,两条被车轮碾下的车辙,似乎记述着古城沧桑的历史。堡门上的玉皇阁面阔三间,四层斗拱飞檐,高两丈有余,五脊六兽歇山顶。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四角的昂都雕刻成精美的象头,如同一群在天河中饮水的神象。每一朵斗拱昂枋自成图案,造型独特,美观坚固,表现了古代建筑师匠心独具的力学原理和审美情趣。阁顶覆盖琉璃瓦,更加显得富丽堂皇。殿内已空,四周的壁画也已斑驳不清。唐代的土木建筑能保存至今的很少,据说只有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和佛光寺。玉皇阁建于唐代,虽于清同治年间重修,但仍就保留着唐宋建筑的风格,堪称塞外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上午去的大同云冈石窟,中午从大同出发奔向开阳堡。刚进河北境内,天竟然下起雪来,雪飘过后太阳又露出笑脸,天蓝蓝的,云彩在飘,远处的山戴上了白色的雪帽子……我们走走停停,比原计划晚了一小时。而更让人着急的事,从地图上看该从“井儿沟出口”下高速,但由于该出口流量太低,收入不够养活收费的人员,而将出口堵死。我们需要再多行15公里出口,加上回程要多30多公里,于是我们把车停在“出口处”,另租了一辆当地的小面前行,此时天上乌云密布,时间也似过晚了些,心里不免有些不畅。
糊涂说,和他一起出游,运气总是好的。是的,前2天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可一回还灵光吗?
当我们走进弥漫着牛羊粪便味道的古堡,阳光从云间冲了出来,天露出了大块大块的瓦蓝。我在之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完全不再考虑什么构图、元素,只是拼命地释放快门,我想,那古色、破旧、淳朴、味道有足够的势能,让我在不经意间抓住感动,抓住开阳堡的记忆。
(2)雨
(3)好奇
(4)墙
(5)时光
(6)年轮
(7)城里人
(8)门
(9)那时……
(10)音、像
(11)你好
(12)枯
(13)那边
(14)过去
(15)开
(16)步步高
(17)在家的男人
(18)全面小康
(19)阳光
关键字: 南禅寺 桑干河 玉皇阁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