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游记之隆兴寺
终于来到了大名顶顶的隆兴寺。山门前大家拉起斯墅和梓人学社的横幅一起合影。
进门即为第一重殿天王殿,单檐歇山顶,非常有意思的是由于清代维修的缘故,造成了柱头铺座(6个)和补间铺座(柱于柱间每3朵)不一样大小和风格早晚期风格非常有趣的混杂在一起。在向日葵老师的指点下,实地观察了鸳鸯交首(2个拱共用一个斗)的斗拱形制。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四边为四大天王。在弥勒佛身后紧贴柱子,这就是建筑中的分心曹(柱子把大殿横向从中一分为二)的做法。
穿过山门,来到大觉六师殿的遗址,空旷的殿基长满荒草,向日葵又出题,面阔、进深各是多少,我们很兴奋在数杂草间的柱础,明白了4个柱础为一间的数法,大觉六师殿面阔7间,进深5间,真是不小呀。偌大的遗址上散落堆放着为重建大殿募集的瓦片,瓦片上用红字密密麻麻写着捐献人的心愿,引发起大家关于是否有必要重建遗址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站在六师殿的遗址上迎面就看见隆兴寺最大,最完整,最重要建筑摩尼殿。殿身为重檐歇山,四出抱厦(歇山),这种立体布局,重叠雄伟,别开生面,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虽然在课上看到过照片,可第一次亲眼见到实物,还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南面的抱厦最大,抱厦山花为透空式,在博风板*垂脊下呈三角形的红色板)下用悬鱼装饰。这也是早期建筑的特征之一,到了明代以后,透空部分封闭起来,悬鱼较多的被卷草和各式雕花所取代。摩尼殿斗拱雄大,上下两檐都是单跳单昂偷心造,参造实例加深了对什么是偷心造的理解,偷心为出跳时无横拱(如有横拱,即为计心)。补间铺作特别雄大且有45度的斜拱与天王殿清代维修的小补间铺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斗拱也相当高,在力学上起承重作用。柱头铺作上及转角铺作有耍头(斗拱前后中线的翘或昂上,与翘或昂平行的构件,不起传跳、承重功能),成昂嘴形。栌斗(柱上铺作底部最大的斗)和其他散斗(散落在梁架之间的斗)上都细致的刻画出斗凹,这也是早期建筑的特征。以前看文字资料怎么也不明白什么叫角柱升起,柱子怎么能是斜的,看了实例在明白只是倾斜一点,从中间2根柱子往两侧柱子呈增长,四角的柱子较中间的高一点,这样檐角呈翘起,远观整个屋子显得挺拔。
在摩尼殿对应实物观察了什么叫驼峰、叉手、蜀柱。摩尼殿殿的墙很厚,采光全靠抱厦屋檐下的日光。我们是上午去的,殿里大门又大开(其实这样对珍贵的壁画损害是很大的,心疼呀),故殿内文物比较清晰。最引人注目的是内槽背面,倒坐观音在彩云环绕中安详凝视着下方,那悠然自得,就那么随意的坐着,却显现出无比的优雅端庄,面容秀丽恬静,无论从哪个位置都能看到观音含笑慈悲的注视着你,让人不愿挪动脚步,时间慢慢就这样身边流过而不自知。殿内东西扇墙、抱厦内皆绘有壁画,分别绘着二十四尊天和东西方佛教世界,颜色偏重红绿,是明代壁画的典型画法,笔法飘逸生动又充满生活气息,看,菩萨身边的童子圆头圆脑,和杨柳青年画中的童子何其相似。
殿内释迦及二菩萨,有阿难迦叶及二天王侍立,听说以前皆为泥塑彩绘,前两年河北政府给通体贴金,失败之举,与周围古朴的木建筑不论色彩、风格皆不对,还掩盖了以前的彩绘(看慈氏阁中弥勒就知道了),还亏得当地导游和政府逢游客就自豪的宣传,汗颜。没看见以前的样子遗憾,现在这种喧哗的时代,那里都是大工地,所以要看什么好东西要趁早呀。
在摩尼殿后,戒坛之前有个小珍品--牌楼门。斗拱是六铺作出三跳。紧在牌楼门之北有戒坛。石砌须弥座非常高,与一般的戒坛殿区别很大,而有点类似塔基(早期寺院多以塔为中心建筑),怀疑为塔改的建筑,房子是清代所创建。正如向日葵老师所说的,站在牌楼位置前后看看,才知道建筑的什么才是美丽的建筑。清代纤弱的建筑风格和唐宋古朴、大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至于戒坛内部更是没法看,被同行友人戏称为视觉暴力,一致为大家所忽略不计直接看殿内塑像。
戒坛殿后是早期以殿阁为配殿的建筑布局。,从内部的柱础、梁架到外部的斗拱皆可看出殿阁前的雨搭为清代后建。转轮藏殿内的转轮藏(就是能转动的书架,有点类似西藏的转经筒的功能),下层地板上,有圆池,池中有生铁的轴托,上有极大的中心柱,做藏的转轴。藏是八角形,由八根内柱,八根外檐柱构成。外观是重檐的亭子形,下檐八角形,上檐则是圆形的。是国内唯一能看到实例的八铺作构件,可推想唐宋建筑是具有这种建筑形制的。藏上
当心间二平柱是垂莲柱,角梁头有蝉肚,最下层昂下有华头子(总算知道这是什么了)承托。
与转轮藏殿对立的是慈氏阁,弥勒立像居于其中,像后有轮廓精美的背光,通体彩绘,服装也与平时看到的不同,印度风格的裙裤是早期风格的体现,很是精美。弥勒立像的脸和露出的胳膊部分为沥金的,不知是后世重新修的还是原有的,但比摩尼殿的那三尊直接贴金箔的金佛效果要好多了,此殿一大特色之一就是新近维修是刷成蓝绿色的斗拱,看照片是就觉得太突兀,真看了实景简直要无语,直接就把给现代建筑用的漆往古建筑上涂,还特意用颜色区分出斗和拱(不懂的朋友可来此区别),太吓人了,现在的古建维修真没法说了。
转轮藏殿和慈氏阁后是两座碑亭,之后就是佛香阁,是建国前把两边的御书楼和集庆阁拆除后的木材重建的,面积比以前小,形制上最突出的是连接主体建筑大悲阁和御书楼、集庆阁之间的虹桥,这种形制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过。在御书楼中有缩小版的模型和重修纪要。
其实是寺内最重要的佛像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矗立其中,高22.28米,现存最高大的铜佛,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采用采取自下而上,分段接续铸造法。胳膊早已脱落,现为解放前后接铸的,大小和原有断处大小不符,而且塑造的全为现代钢铁的僵硬感觉,乍一看不像菩萨有点像蜘蛛精(不敬,不敬菩萨原谅),这么多年了,政府也不知道给换换合适的手臂,钱花在给大佛贴金这种失败的地方,真该好好反省一下。大佛的须弥座下密密麻麻的挂满写满各种祈愿牌,仔细看大部分光写愿望,既没有祈愿人姓名也无日期,这样的话岂不是白许了愿,这么多人菩萨记得住吗?掀开祈愿牌,才是真正的文物精华,各式各样的乐舞伎石刻,有的弹琵琶,有的弹箜篌。。。。是研究古代乐器和服饰的重要资料。
看完这处大家就自由活动了,我抱着古建图解辞典对照实物东看看,西看看,时间不一会儿就过去了。大悲阁后面是放置铜铸的毗卢遮那佛的殿阁,在后面是后修的花园等等。
这次旅游学到了不少东西,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开心。
(国内唯一的小木造八铺座实物(转轮藏))
(摩尼殿内的倒坐观音)
关键字: 天王殿 弥勒佛 隆兴寺 须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