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台湾印象(二)
我的台湾印象(二)地处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对高雄人来讲,好象是后花园一样。就算不是高雄人,到过高雄的也多数来过垦丁。因为从高雄去垦丁比从台湾中北部去方便多了,在距离与时间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垦丁名称的由来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清廷招抚局自广东潮州一带募集大批壮丁到此垦荒,为纪念这些垦荒的壮丁、而将此地命名为垦丁。 我也是因为来高雄才动了去垦丁的念头的,从高雄火车站前的客运站有直达的公交车到垦丁。那天正好是假日,车站里,去垦丁的人排起长长的人龙,估计至少要排近两个小时,当时我真有退缩的念头。后来看到车站附近有许多计程车司机在揽客,为了省时间,我壮着胆子和一对夫妇合搭一辆计程车去了垦丁,从高雄到垦丁大约要三个小时左右吧,一路上经过很多充满了南部特色小镇。我们的计程车司机有嚼槟琅的习惯,路上停车买过一次槟琅,我们也就顺便见识了穿着暴露的槟琅西施。那时候,槟琅摊在台湾刚开始增多,西施们的着装上也没有到达现在的三点式、丁字裤和透明内裤的水平,不过就是着薄纱,坐高凳而已。据说南北西施的服装还有别,北部的喜欢若隐若现,令人遐想,南部的则作风直接大胆,使人血脉喷张。据说西施们的月营业额都能上十万新台币,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而她们都收入也可以达到二万到八万新台币,超过了一般的服务业的收入。虽然她们卖的槟琅比那些普通槟琅摊上的贵很多,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中下阶层人士对她们还是不离不弃,冒死捧场。看来槟琅西施确实可以满足中下阶层的某种想象空间,成为了台湾一大奇景。据说在台湾,槟琅的产值已经超过了稻米,食用的人也超过二百五十万,而槟琅业界也有一百五十万人。槟琅西施有专门的服装设计,槟琅西施也有专门的选美活动。槟琅西施已成为了台湾某种特殊的文化的代表。到了垦丁街内,那一对夫妻下车了,我独自一人了,那时由于网络还不流行,我手头关于垦丁的资讯极为有限,去哪里,看什么,基本一无所知。同计程车司机商量,是否愿意第二天带我游览一天垦丁,他爽快地答应了,真让我喜出望外。记得那时候付给他的费用,合人民币一天才不到三百元。九十年代的垦丁纯朴而热闹,基本上没有什么夜生活。我走遍垦丁大街,除了酒店里,居然没有看到一家像样子的发廊,没有什么卡拉ok,更没有什么酒吧,也没有见到买旅游产品的商店。那时候,餐厅和小吃店已经有不少了,这是晚上唯一可去的消遣地方了。偶尔还见到过香港的旅行团。如果不是到处听到的闽南话,我真想象不到这是台湾的街头,倒更像身处于广东偏远的小镇。现在的垦丁大不相同了,酒店和民宿(台湾对私人旅馆的称呼)比比皆是,餐厅小吃店里挤满了人,个性商店一间挨着一间,有了星巴克和麦当劳,路边纪念品摊档生意红火,广告牌挂满了建筑物。夜晚的垦丁有点像巴东海滩,霓虹灯闪耀,餐厅里不但有了live band,还有了钢管舞,街边还有摊贩按摩,有的餐厅为了促销,还搞了比基尼之夜等之类的主题party等等,变化之大,同过去垦丁真的不可以同日而语。总的感觉是少了一份纯朴,多了一份时尚。原来朋友介绍的一家学校招待所已经客满,我只能住到一家民宿,房间干净,还有风扇,就是晚上蚊子极为猖狂,在击毙了十几个蚊子之后,还是难以入睡。幸亏老板娘送来了蚊香,蚊子才不来骚扰,我才得以进入梦乡。第二天,司机早早来我的住处接我,交谈中我才知道,他的家就在垦丁,他的父亲是从大陆来的国民党老兵,陕西人,他在台湾出生,娶了当地的台湾女子为妻。他还带我到他家去坐了一会儿,他家是典型台南农村院落,院子里种着香蕉树,还放养着鸡鸭。木质的屋顶的屋内的光线比较昏暗,屋内供奉着妈祖,门口供奉着土地,墙上挂着他父亲在大陆时的几张照片,看来任何人对自己的根在哪里,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聊了一阵家常,他父亲好奇的向我打听了大陆的近况,还热情地为我切了西瓜。我们先到了一个码头,这是当地渔船停靠的码头,码头上都是渔民,基本上没见到游客。码头边有不少出海归来的渔船,还看到很多新捕的很新鲜的大鱼,很多还是红色的。对于从没见过鱼获的我,眼前的情景使我感到十分的新奇。渔民们都忙着搬运和卖出他们的鱼获,没人注意到我的存在。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后碧湖渔港。接着,司机带我去了猫鼻头,猫鼻头位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南端的两个极点。猫鼻头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区内有一块珊瑚礁岩石,外形颇似一只蹲伏的猫,于是将此地取名为猫鼻头。猫鼻头是很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成片的裙礁海岸,乍看之下像是裙摆。猫鼻头海岸由于长期受到海浪侵蚀,形成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特殊海岸景观。 在我看来,猫鼻头和韩国济州岛的龙头岩倒有几分相似,类似的地质结构,都是岩石形成的奇景。我沿着小路走上高处的凉亭,眺望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壮观的海洋风光,眼下即是变化万千的裙礁海岸,惊涛拍岸场景壮观,远处则有鹅銮鼻灯塔、船帆石相应,开阔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 从猫鼻头往回走,又去的第三个景点帆船石。从垦丁往鹅銮鼻公园的路上,邻近砂岛的海边,可以看到海中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珊瑚礁石,由远方看来,像是一艘帆船,因此有着船帆石的美称。船帆石的高度大约18米,原本是一块由附近台地滚落到海边的年代久远的珊瑚礁,由于它的岩质比附近的珊瑚礁岩坚硬,因此能够长期屹立在海中。船帆石附近海域,在早期曾经以鲸鱼喷水着称,邻近的香蕉湾,还曾经是捕鲸胜地,只是大量的捕杀已使得鲸鱼流连的胜况不再。如今船帆石成为一处赏鸟地点,经常有鸟类在此栖息、逗留。由于船帆石附近的水比较深,我还见到几个大胆的泳客在船帆石上往下跳水。在船帆石的路边,我还品尝了垦丁常见的植物 — 林投树的果子做成的茶,林投果茶。 最后到了鹅銮鼻公园。鹅銮鼻位于中央山脉尾端,与菲律宾隔着巴士海峡相望。鹅銮鼻公园内最著名的,是建造于公元1882年(清光绪8年)的鹅銮鼻灯塔。这是当时政府为了维护海上行船安全,特别聘请英国技师在此地兴建了这座灯塔。在建造当时,因为经常受到原住民的侵扰,于是在灯塔的基地附近建有炮台,围墙上还保留了枪眼,并且在灯塔的四周挖凿壕沟,由武装的士兵站岗守卫,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武装灯塔。由于清军在撤离台湾之前,曾将灯塔炸毁,光绪24年一度重建。后来于二次世界大战时因轰炸而受到严重毁坏,日本投降后,再依照原貌修复。 鹅銮鼻灯塔是白色的,修建在山坡上,在茵茵绿草和蓝天的衬托下,塔身显得更加耀眼,这座高20多米的灯塔,内部设有旋转的透镜射灯,光度高达180万烛光,夜间每30秒钟旋转一周,能见距离超过20海里,是太平洋和巴士海峡交汇处的坐标。夜晚行经鹅銮鼻、龙盘公园等路段,可看见灯塔发射出的光柱,指引着海上的船只。这些光柱,也为恒春半岛上的游客,增添几许属于此地才有的特殊感受。一天多的行程匆匆忙忙,走马观花,遗憾的是没有欣赏到关山夕照。垦丁的气候变化多端,感觉比台北热很多,风也大很多。回高雄的路上,还经过了风吹砂,据说也是一个垦丁特色。垦丁可以玩的地方还很多,象恒春古城、佳乐水、出火、南湾、森林公园、四重溪温泉等都可以一去。恒春半岛的垦丁以她的的热带海洋风光,奇特的珊瑚礁岩,丰富的海岸森林和植物及垦丁街里既纯朴又热闹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船帆石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鹅銮鼻灯塔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在鹅銮鼻灯塔的走廊里眺望大海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垦丁地图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
关键字: 印象 台湾 广东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