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站人的传统服饰
美丽富饶的东北松嫩大草原,最早的居民都是一些游牧民族。他们与牛羊为伴,与百兽为伍,过着十分单调和清贫的草原生活。到清康熙年间,伴随着各站道及古驿站的建立和不断增加,特别是清廷平定“三藩”叛乱后,被降服的部分“三藩”部卒开始被清廷遣派至北方古驿站充当站丁。空旷的北国荒原终于又一次有了人烟。此后还有相当一部分“犯人”被清廷发配往北方各站当差为奴。所以,清朝时这里的居民主要还是蒙古族牧民和各台站的“站人”。受当时生存条件及原来生活习俗的约束和影响,古时站人的服饰一般都十分讲究。
这里最早的男性居民,除少数够品级的驿站站官须着朝廷规定的“顶戴”外,其余人员服装虽小有差异,但都很有讲究。当时清廷规定,各台站的站丁在值班时都必须穿朝廷为其专门缝制的“号坎”,而日常服饰一般都保持了云南等一带特有的穿着习惯。那里的人们当时不分男女老幼,均蓄发盘辫子于头顶。靠近站台附近的居民都知道,站人夏季都不穿鞋,称为“打赤脚”。只有去田间和草原上劳作时,为防止脚板被扎伤才有时偶尔穿上自编的草鞋。上衣为紧身紧袖,由于站人最喜欢白色,并将其视为高雅和纯洁,故着装均以白色为主。裤子虽可掺以杂色,但也还是以白色居多。形状普遍短而肥。“站人”冬季的服饰与当地的蒙古族人相似,习惯于穿皮袄和皮裤御寒。到了清朝末年,随着蒙荒被大量开垦,来自关内的移民开始逐步增多,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到了民国年间,“站人”的服饰开始逐步发生变化。男人由蓄发改为剃光头。富贵者头戴青缎瓜皮帽或毡制礼帽及土耳其式帽,劳动者则夏季戴草帽,亦称“苇帘头”,用秫秸皮或芦苇编织而成。冬季戴馒头形毡帽,有红白两种颜色。左右为半圆形帽耳,前后是半圆形小舌,一般缝以猫、狗、兔、羊、狐、貉等毛皮御寒。富贵者身穿大襟长衫、旗袍,上罩坎肩马褂,裤子为接腰封裆便裤。劳动者则盛行无裆皮套裤,衣服布料一般为家织“大布”,多在立秋时节自行打靛染为深蓝色。老年人穿大襟布衫或棉袄,青年人为对襟或套袖。富贵者脚穿缎或布制便鞋,冬穿“趟趟马”、“趟趟牛”、“翁得”及厚皮毡鞋。农民穿牛、马、猪皮缝制的靰鞡,内衬毡袜,毡袜外絮以柔软的乌拉草。上述着装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至于清朝时期站人女人的服饰更是别有一番情趣。由于她们中的一部分是随着男人发配而来,另一部分则是由朝廷发给银两从各地买来的贫家女子,所以站人女人都没有华丽的服饰。但由于与本地蒙古族牧民长期和谐相处,她们便开始逐步习惯于戴耳环和玉制手镯。头发总是保持整洁光亮,无论冬夏都要系白毛巾。衣裤则与当地人大抵相同。但内衣都必须是白色的,袜子也是白色的,即使是极贫做不起白衬衣者,也要缝制一白色假领于内,只为保持喜欢穿白色衣服的习惯。站人女人与当地女人相比的另一大特点是“天足”,未有本地妇女裹足的恶习。夏季在田间劳动,担水做饭、碾米割柴等等,一般均“打赤脚”,保持着云南一带的特有习惯。所以当时就有“站人修头不修脚”之说。到了民国年间,站人女子受关内移民熏染,在衣服的款式上开始逐步有所改变。如青年女子未婚时脑后梳一条长辫子,根部扎一条红头绳。耳环则改为耳坠子。婚后挽髻。外出时佩带各种簪钗之类的金银首饰,冬季外出戴耳包。老年妇女戴绒或缎制棉帽。手戴的玉或琉璃手镯逐步向金银过渡,冬季戴秀丽的皮或棉制套袖。中青年女子一般身穿高领紧袖长襟直达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后来改为宽袖。
新中国成立后,站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衣食住行与汉人相比已无明显差别,服装样式不断更新。新时代的站人服饰与过去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字: 传统 大草原 康熙年间 服饰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