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湖传奇
出县城朝西走,一座座古老的烽燧遗址,像专为行人指路的航标,把我们带到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脚下,同行的老胡在车上指着那山说:“你看,被人誉为八景之一的‘镜泉宿月’就在那里”
下车行至山前,果然有六眼泉水,从怪石嶙峋的岩缝中潺潺流出。清凉的泉水,在山脚下的一块块巨石中间,汇成碧池一泓,宛若耀眼的银镜,倒影着我们的身影。一向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我,这是不禁向老胡问起“镜泉宿月”的由来。老胡不等我问完就笑着说:“相传,在古时,这里住着一对痴心相爱的恋人。他们每当星明月朗的夜晚,便相约泉边幽会,对着水中的明月,山盟海誓,永不变心。后来,这对青年为反抗封建礼教,双双逃出家门,跳进泉中殉情。据说,从此以后,泉水中便常常映出两个紧紧相依的月影,使前来观景的文人学士触景生情,给它取了个诗情画意的美名,流传至今。”
正在湖边汲水的几个哈萨克族姑娘听到这里,忍不住抿嘴一笑。我见她们笑的蹊跷,便上前寻根究底。在我再三催问下,其中一位细高挑个儿的姑娘说:“我们哈萨克人没听说过‘镜泉宿月’的故事,只知道它叫‘汉姑泉’。”“为什么叫‘汉姑泉’呢?”“说来话长。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巴里坤湖边就住着不少汉族农民和我们哈萨克牧羊人。他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用勤劳的双手,引来甜美的巴里坤湖水,浇灌农田和牧场,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可是,附近有一个恶魔,却一心想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一天,他使出法术,挥鞭赶来一座大山,要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巴里坤湖填死。就在那座大山快填没巴里坤湖的时候,村里走出一位勇敢的汉族姑娘,与恶魔展开一场搏斗,不幸被恶魔战败,压在山下。从此,湖水变小了,甜水变苦了,田园荒芜了,牧草枯萎了,得意的恶魔狂笑了。然而,那个压在山下的汉族姑娘,并没有向恶魔低头。他见父老乡亲们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悲痛万分,遂将自己的泪水化作山泉,一点一滴地穿透岩层,终于给干旱的草原重新带来欢乐。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舍己为人的汉族姑娘,就把它叫‘汉姑泉’了!”
听了美丽动人的传说,更加游兴盎然。我们登上湖车转眼便驶抵巴里坤湖滨。但见湖面烟波浩淼宛如一块人间难觅的翡翠,镶在群山和绿草之间。清澈碧透的湖水,在阳光下不断地变幻着迷人的色彩。它一会儿像匹光滑柔然的绸缎,一会儿又随着轻风,荡起波光粼粼的涟漪,恰似千万条银鱼追波逐浪,欢腾嬉游。我们下车走进湖畔,那一湖碧水,不知怎么搞的,又忽然从我们的眼底渐渐伸展开去,一直到水天相连的尽头,简直令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数不清的天鹅、野鸭、雪雁、燕鸥等水鸟,有的在湖面上安然遨游,旁若无人;有的在草丛中谈情说爱,孵卵育雏;有的扑展双翼,腾空翱翔,使我们仿佛闯进“水鸟的王国”。阵阵清风从浩瀚的湖面徐徐吹来,吻人面颊,拂人衣角,又使我们宛如身临大海,心胸为之开阔!
梦幻般的湖光景色,固然叫人心醉,那湖中蕴藏的巨大财富,更令人惊喜。《镇西厅乡土志》说,在巴里坤县城西北,“有潴水之淖尔,即蒲类海也,因城以名,水曰巴尔库勒,周约七八十里,其水停蓄不泄。但淤泥不可近,而蜃楼海市人常见之。北偏横以石梁,东可行,土人谓之海。带侧,即产盐”。据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初步勘探,面积130平方公里的巴里坤湖,整个湖底全是洁白晶莹的固体芒硝,贮藏量达3800万吨以上,按目前每年开采4万吨计算,可供开采900年之久!如今,这座宝湖每年都给生活在巴里坤的9万多各族群众,提供价值数百万元的芒硝、食盐和硫化碱。哈密化工厂生产的元明粉,畅销国际市场,也是巴里坤湖的芒硝为原料的。而奔驰在巴里坤草原上的一群群骏马,则自古以来就与有着“天马”之称的伊犁马和被人誉为“龙驹”的焉耆马齐名于世。勤劳智慧的哈萨克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了无数的优良马匹。自汉朝到清朝2000多年间,通过“朝贡”、“互市”方式,将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优种马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内地。据历史文献记载:“朝贡”的马匹,少则一次几匹,几十匹,多则几千匹。“互市”的马匹,少则一次几百匹,几千匹,多则几万匹。这些优良马输入中原,对于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巩固国防,起了很大作用。边疆少数民族做出的这一历史贡献,是不可忘记的。同时,通过“互市”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生活。同行的老胡说:“今天,人们还能在哈萨克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清楚地看到历史留下的深远影响喱!”新疆旅行网(https://www.xjlxw.com)编辑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