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演化--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由藏传佛教中的“香巴拉”衍生而来的词汇,出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处神秘和谐的自然秘境。
“香巴拉”作为藏经传说故事,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一直是“净土”的最高境界;“香格里拉”在现代词汇中已成为“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寄托了世人对和平、宁静、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块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想王国。传说中,香巴拉隐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重雪山环抱,有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中央耸立的内环雪山,被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绿、庄稼总在等待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因而成为了藏民族心中向往和追求的一片乐土,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有关香巴拉的传说,在藏区广为人知,已成为各类艺术的题材,如绘画、唐卡、音乐、民间歌舞等,特别是经常在四处游走的说唱艺人常摆出香巴拉图画,兴趣盎然地谈说香巴拉游记。
在迪庆的藏语里,“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香格里拉”的“香”字藏语意义为“心”;“格”字作虚词用,相当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限制领属关系;“里拉”是“日月”的意思。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中甸藏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态的真实再现,是与“日月同耀”的理想化追求的心态的一种现实表现。
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后,使人们心目中“香格里拉”的传奇在更广更宽的范围内进一步得以演绎。
“香格里拉”作为“香巴拉”的另一种形式存在,是人类一种更加美好的意境,充分展现出藏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境界和精神实质,把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把理想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希尔顿对人间净土香格里拉的描述完完全全是藏民族宣扬和向往的人间净土香巴拉王国。
关键字: 希尔顿 藏传佛教 詹姆斯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