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
通海秀山位于县城南,与县城紧紧相连,在(大明一统志》里,秀山被列为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齐名。清康熙时,云南按察使许弘勋在(通海邑志序》中,把秀山誉为“秀甲滇南。
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地处滇中南,始建于公元前82年,即汉昭帝始元五年,距今2000多年;大规模兴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风格各异的七大古建筑群。秀山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内遍悬历代名人墨客题写的匾、联、碑、刻共250余块,被誉为“匾山联海。秀山素以小巧玲珑、浓郁青秀闻名,森林覆盖率为94.2%,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原始群落状态。秀山历史上曾是佛、道、儒三教活动胜地,明代时就是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秀山融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宗教习俗、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为一体,秀山涌金寺宋代建筑古柏阁等一批古建筑、碑刻匾联,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
秀山,自唐代就建有庙宇,元、明、清时佛教兴盛,世称“滇中大刹,成为佛教胜地。秀山上的古建筑,宋元明清都有。公元前298年,战国时,楚国庄足乔率众入滇,在滇池南建立滇国,通海、河西属当时滇国。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创建大理国,设通海郡,通海为郡治所在地,辖今滇东南,是滇南军事、政治、文化重地。大理国王段思平在秀山大兴庙宇,铸有100多尊铜像。经历朝历代的大兴土木,秀山现形成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为主体的六组建筑群,可谓一个古建筑博物馆。
秀山山林中不仅掩映着这些佛教道教寺观,更有丰富的匾联碑刻,“匾山联海以清新秀美的林下之风,吹散了沉闷虚无的宗教教条。因而,有人把秀山誉为一座山林诗苑。从现存的全部匾联来看,绝大多数为明清时的作品,在山寺中以琳琅满目的匾联吟风弄月,展示诗人对山光水色的一往情深。这些供人驻足长吟、留连玩赏的壁上文章,闪熠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风姿。寄情于木刻、石刻的秀山山林文学的集大成者,当数康熙时通海诗人、书法家阚祯兆(1641?709)。与阚祯兆同时的云南按察使许弘勋与之诗联唱和,挥毫题咏,其文迹在秀山上熠熠生辉。
关键字: 博物馆 历史文化 古建筑 秀山 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