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之游】⑷步量明清石街历史——云山屯㈡
步量明清石街历史
——云山屯㈡
云山屯堡共有前后两个屯门,前屯门也称为“大屯门”,是用巨石垒砌而成,两旁的寨墙高大约八米,厚约二米,寨墙全长一千米左右。上面有炮眼和垛口,各处制高点还有众多的哨棚,一旦发生战争,即构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指挥和作战体系。据载,大屯门初建于明代洪治年间。正德五年,安顺州发生西堡兵变,战祸殃及云山屯,寨墙被毁坏。清朝同治年间,重新修建并增加了它的长度和垛口叠层。从墙上无数凹凸式的垛口,我们依稀可见当年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争战场面。屯门为歇山顶式建筑,平时两扇木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一遇紧急情况,哨兵击鼓为号,则防御战开始,大门随之紧闭。《明实录》有此记载:“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清朝同治七年,云山屯的寨墙及屯门在战斗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发挥了它特有的防御功能。据史料记载,大土匪陈小五率贼攻打村寨,乡绅金次甫带领村民防守自卫。最后,土匪们落得“有越墙者,尽死;不能越墙者,皆逃”的下场。事后,提督大人亲自赠送金匾,称颂金次甫“平心静气,持正秉公”,赞扬他“捍患御灾”的英勇护村精神。屯堡有明清一条街,古街全长大约六百余米、宽约三到五米,全部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古街分成三段,记录着不同的历史,第一段是古街的前半段,主要的建筑与风景人文都是以明朝的为主;中间的一段却是清朝;最后的一段则是民国及以后年代的了。古街有许多小巷巧妙地与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碉楼等相连接,形成了攻防相济的通道。寨子里的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构架承重,围墙只起围护功能。围墙用石块砌成,选择的材料由大到小,使墙体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感。房屋的板壁、支柱、窗户、门楼等均有镂雕花纹,或名人诗句,或松菊竹梅,或鸟雀凤鹤,绚丽多彩,寓意深刻。
黔中风光 (23)
黔中风光 (24)
黔中风光 (25)
黔中风光 (26)
黔中风光 (27)
黔中风光 (28)
黔中风光 (29)
黔中风光 (30)
关键字: 云山屯 游记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