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梵净山游记
太子石,位于梵净山的凤凰山与棉絮岭之间,河谷幽深,牛尾河从中蜿蜒而出;沿途地质特徵为古老的变质岩体和侵入花岗岩,是梵净山地质群最古老部分,一个经多次地质抬升又屡遭剥蚀的地区。这里地势陡峭,断崖峭壁随处可见,具有典型的地质特徵。河谷两则山林为常绿阔叶林,气温为梵净山地区年平均最低点,植物生长缓慢,动、植物种类繁多,人迹罕至。从分县地图上看,从新田榜到太子石下,约有12公里的直线距离,其中约有8公里为河谷地形,大家决定只带一天的干粮(玉米糊、奶粉各一包,牛肉干半袋),两手空空,轻装前进。早晨8:30吴大哥作向导,一行七人沿着泥泞的山路,在寒风中出发。途经“大土”,正在吃中饭的向导李哥在吴大哥的“商量和命令”之下,腰别柴刀、怀揣一瓶酒,两手空空就和我们上路了——因为“下午”就可以回来!从李哥的屋后往山下沟里走,很快就进入了原始森林。跨过一道为防止牛羊家畜进入森林的木栏后,我们眼前突然暗了下来,小路在草丛中若隐若现,不时有裹着厚厚冰凌的树枝拦住去路。四十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我们已下到谷底,进入当地人称“万木老林”的沟底。眼前是遍布乱石的河滩,三、四十米宽,因为冬季枯水,水流不大。两侧的山上植被茂密,纤藤缠绕,山势陡峭。河谷中除了清沏的流水就是冻上一层薄冰的圆石,阵阵寒风从山谷深处拂面而来。据李哥介绍,从这里到太子石除有十一处绝壁,需从半山绕行外,其余路段均在乱石中。看看两边逼仄的山和浓密得没有缝隙的原始森林,再看看河中的乱石,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路途的艰难,所以当李哥给每人准备两根木棒的时候,谁也没有拒绝。路很难走,走石头上,有冰,不小心就会失足扭伤脚腕;走水里,河水彻骨的寒冷;大家都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是先看准落脚的地方,用木棒稳住重心,再迈脚,神经高度紧张,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地势渐行渐高,河谷起越来越窄,冰层越来越厚,深潭和瀑布也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频繁的上下攀爬——一会儿在河的左边,一会儿在河的右边,向上攀爬进林内不多久,又攀沿而下到谷中;李哥和吴哥手持柴刀在前开路,我们则连滚带爬的随后紧紧跟随——植被太密,转弯就看不见前面的人了。林中穿行还可抓住植物借力,在岩壁上爬的时候,就只有靠岩石的突出部和藤类植物。前面的人倘可过去,后面的人只能另找着力的地方——这些植物都被抓松了,稍不小心,就可能连人带草掉下深潭或崖下。下午3:00左右,眼前突然开阔起来,右面山上茂密的森林忽然而止:约有100米左右的空隙,中间全是方形的石块,大大小小从山脚堆积到山腰,大石头上覆盖着层层叠叠的滕类植物,茂盛得几乎看不见石头的棱角,形成一道绿色的瀑布,从上至下。那些在树枝上,树叶上厚厚覆裹的冰凌,在这里也是不见了踪影,只有这些滕类植物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墨绿,零星的红色小果实和嫩嫩的枝头躲在阴暗的角落,透出一丝怪异........继续前行,树林越来越密,树干也越来越粗壮;树干上的冰越来越厚,有的树枝甚至被压弯葡萄在地,不时可见倒地的朽木,巨大的躯干爬满鲜绿的藤蔓。天逐渐暗了,山风顺河谷一阵阵吹过,衣服和鞋子早已不知被雨水还是汗水从里到外浸湿,看着铺满河谷的乱石和洒满薄雪的山林,疲惫不堪中,大家都有些焦急-----看来今天回不去了。当夜色笼罩河谷的时候,大家终于找到一块略为内凹的岩壁,吴哥升火,李哥砍柴,闫、李、谢三人则不停的在铺满薄雪的河滩来回搬运。三位女队员则清整场地——悬崖下一块大小约3、4平方米的空地。不久,漆黑的河谷里,终于亮起微弱的火光,巨大的岩壁下升起缕缕清烟和白色的水汽——所有人都忙着烤鞋,烤湿透的衣服,手套。烤完这一切又烤前胸,烤后背——河风不停的吹过,每次吹过都带走一点我们身上不多的热量。河谷从李哥家出来后就再也没有人烟了,又无炊具,闫宏林只好把奶粉和玉米面倒进塑料杯中,用冰冷的河水调成糊状,大家一人一口,轮了两次,晚餐就这样对付了。夜渐渐深了,山谷中寂静无声。只有河水哗哗流过的声音和湿柴偶尔的爆响。气温越来越低了,睡意越来越浓;没有睡袋,没有帐篷,大家没有了男女之别,拥在一起互相取暖,闭目养神。这一夜特别漫长,冻醒了烤暧和后又睡,然后又被冻醒。恍惚中吴大哥和李哥似乎彻夜都在火旁闲聊、喝洒,把渐熄的火烧燃;红红的火光在他们身上跳动,偶尔有融化的冰水从悬崖高处落进火堆,发出滋滋的声音。
关键字: 两手空空 原始森林 梵净山 若隐若现 豁然开朗 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