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服饰和音乐
回族服饰历史
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
回族女孩的服饰
我国唐朝的杜环在唐和大食的一场战役中,战败被俘,把他自己在其地的所见所闻作了记录,其中谈到大食的服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 处。其士女瑰伟长大,衣裳鲜洁,容止闲丽。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系银带,佩银刀”。这些大食人有不少后来到中国经商,把这种服饰上的习俗自然也带到 了中国。
《新唐书》第一次记载了回回人的形象和服饰。据称:“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 皙,出门障面,系银带,佩银刀……”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载:“广州蕃坊,蕃人衣裳与华异……”唐宋时期,有不少波斯、阿拉伯来的商人,一般都被称为 “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则记载得更明确:“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可见他们当时穿的是有各种特 色花纹的丝织品,佩戴戒指,使用金银器具等。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中西亚一带来华回回人的服饰打扮是很有特色的。
同时,唐代中国汉族等民族妇女的装束打扮深受西域波斯人的影响,比如当时被称做“帏帽”的帽子,就是有波斯一代遮沙挡风、遮蔽面容的面纱演变而来,在唐代 各族妇女中非常流行,身上的披帛也是从波斯传来的。中国女性在额头上点红点、抹口红、抹红脸蛋、染指甲等美容做法也是受波斯人的影响而形成。这些习俗见证 了东亚和中西亚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融。
回族男子头缠“戴斯达尔”、戴各种样式花色帽子的习俗,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宋代周辉《清波别志》说:“层檀,南海旁国也。贵人以好越布缠头。人之言语如 大食。”元代,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和其他习俗一样,都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有着汉族服装的,有穿古波斯、中亚各族、阿拉伯等民族样式的,有自制的白帽、 巾袍和鞋等,开始向民族服装发展。但是,到了明代,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就开始受到限制。回民族不是依据民族习俗和祖先的服装样式,结合在中国居住发展的实际 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而是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强迫命令和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采取禁止“胡服”的政策,这样,回族开始形成的服 饰习俗就不能很快得到发展。
回族男子的服饰
回族的服饰具有多重作用。一是保护身体。这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客观的必然需要。根据不同的 季节选择不同的服饰,夏天穿单衣,冬天北方回族人多穿棉衣和皮衣、皮鞋等,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回族人为了防寒还戴棉帽、皮帽或耳套等。回族妇女为了防风沙还 戴盖头、搭围巾等等。二是装饰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回族人也不例外,这是人类美化自身的内在要求。如男子穿衬衫、套青坎肩,女子点额、染指甲,在衣 服上绣花,都有装饰的因素。三是具有信仰的因素,回族人去清真寺或过民族节日,需穿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这构成了回族服饰的民俗特点。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女性服饰分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职业形成不同的服饰等。下面就男女服饰两大类中的主要服饰品目,作一概述。
回族男子服饰
回族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西域民族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花草图案、各种花纹等,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戴那种合适。一般春夏秋季戴花色和浅色帽较多,冬季戴灰色、蓝色或黑色,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此外还有用牛羊皮革制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欢迎。
戴斯他勒:波斯语音译,意为头上缠的布。
回族除了戴各种样式花色的帽子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戴斯他勒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回族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近似皮夹克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过去麦赛袜子都是自己缝制,现在有些地方有专门加工麦赛袜子的工厂。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
坎肩是回族男女都可穿着的服饰,特别是回族男子在各种颜色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显得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花纹图案和坎肩,穿在身上给人感觉很利索、干练。
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有尚武习俗,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脸、干活、习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族对在清真寺念经毕业的满拉, 举行了“穿衣”仪式的,则给他准备一身新衣服、绿帽、绿袍等,让他穿上。这个风俗起源于波斯(伊朗一带),因为波斯即旧时的绿衣大食,北方回族冬天还用黑 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回族喜欢穿自己缝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传统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族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
一些地方的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族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大食“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
回族女子服饰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
回族姑娘的服饰
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的影响。在中西亚地区,风沙很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 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后来许多回回商人把这种习俗带到中国。盖头一般通常有绿、青、白三种颜色,上嵌
关键字: 中西亚 清真寺 皮夹克 穿戴 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