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年轻的导演们把西北,特别是宁夏的镇北堡看成了拍摄影片的胜地;张贤亮敢在其门口大胆地写上“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而且还有一句名言“出卖荒凉”,刘晓庆对这句话很感兴趣,专门以这四个字为名拍了部影片,在香港卫视播出。为什么宁夏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宁夏是一块神奇的地方,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从全国来讲不算最小,比台湾、海南大;论人口是530万,在全国也不是最少,比西藏和青海多。
虽然宁夏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在文化事业上取得的成绩不比大省差,《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文章《小省区也能干大事》说小省区并非什么都落后,只要有赶超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走在前列。宁夏这块地方成为几代导演寻求拍摄胜地的原因除人的因素以外,其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也给我们的作家、导演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那宁夏是怎么来的呢?
第三个文化特点是移民文化的特色。宁夏由于地处西北边陲,在历史上一直是个移民地区,特别是北宋和明朝时期,为加强边关防务,不断由中原向这个地区移民,一方面加强了当地的稳定和繁荣,促进了生产,另一方面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并积淀了一种新的文化特色——移民文化。银川市按现有人口统计,可以说55%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我小时经常听老人讲,我们是大槐树底下来的,我很纳闷,就问大槐树在哪里,带着这个想法直到上了大学,我就查资料,查来查去,发现老人们的说法是对的,确实有这么回事。史书记载:在明朝的洪武和永乐年间,先是太祖朱元璋加之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不久,为充实边疆,向宁夏大量移民,从山西移,后来又把全国各地的人向来移,山西洪洞县就变成了移民的集散地。后来移民报到和遣散就在洪洞县,负责移民机构的门口有一棵大槐树,移民们扶老携幼地离开洪洞县时,旁的东西没记住,就把那棵槐树记下来了,所以世世代代流传着一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现在山西洪洞县当年移民点的办公室还在,这棵大槐树已死了两茬了,但是后一茬槐树现在又长起来了。移民文化从宁夏人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出来,西北二民院教授林涛写了《宁夏中卫方言志》和《银川方言志》还有宁夏各地史志里,就收集了好多方言,比如说宁夏方言“上街(音gai)”、“买鞋(音hai)”,西部地区差不多都是这个调子;还有宁夏把“吃亏”叫“qia亏”,这话是湖南话,湖南人管吃饭叫“qia饭”。解放后,为支援西北建设,从东北、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搬迁移民或抽调大批知识分子到宁夏,比如宁夏煤矿工业的建设,基本上是东北抚顺阜新煤矿的移民;新市区长城机床厂、长城铸造厂及大河机床厂等,都是从东北大连、沈阳等地搬迁过来的;还有贺兰县的京星农场,是解放初期把北京城市贫民大量迁到宁夏来以后创建的,这批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过去的没落贵族,比如说有爱新觉罗氏、太监、袁世凯的六姨太及儿孙等,当年的贺兰县齐县长,到京星农场去看这些北京移民时,不料这些贵族虽然败落了,但是架子不倒,听说县长来了,就说他“小小七品县令”。宁夏电视台有个同志写了个电视剧叫《黄河知我心》,写的就是这一段。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就从全国各地调来宁夏大量的回族干部,后来历次政治运动被错误处理的人也到宁夏来了,其中有一大批人才,紧接着上山下乡运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知青到了宁夏,现在这些人都成了工作岗位上的骨干。大批知识分子、大批移民到宁夏,不仅带来了技术和知识,也带来了他们本地特色的文化,进一步使原有的移民文化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特征。有人说宁夏人保守,但宁夏人接受一些新潮的东西速度并不慢,所以有些外地人觉得很奇怪,怎么头几天在上海、北京甚至南方、深圳流行的衣服,很快就在银川街头出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来宁夏演出时说:没想到宁夏街头姑娘小伙非常漂亮,大米也好吃,为什么?我认为是移民特色。大家知道,美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关键是移民,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冲撞和交融,我们也应该发挥这个潜力,问题是我们如何发挥这个潜力。
宁夏地方小、人少,但是文化积淀并不浅薄,我们要在江泽民总书记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宁夏,英雄人物同样辈出,我相信只要勤于学习,认真工作,在座的同学们将会大有作为,会利用宁夏这块文化舞台,创造出更多、更好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来。
请大家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字: 中国电影 洪洞县 贺兰县 镇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