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两个世界的宁夏
每个旅行者都可能希望去这几个目的地:蓝色无际的大海、茫茫无垠的沙漠、心灵天堂的西藏。不同人对目的地有不同的期待,并早已形成自己构想中对目的地的意境,像静物素描,但朦胧些,看起来更美。其实这些先见的信息来源是文字以及影音等,从少年儿童时代就开始成长对这些目的地的想象以及渴望。
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沙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太具穿透力,犹如最优秀的销售员几句话就点燃许多人的购买欲,诗的意境总让我们希望有机会能亲身体验一下。目的地,宁夏中卫沙坡头,黄河两岸,一边是青山隐隐的塞上江南,一边是遍野的漫漫黄沙,即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腾格里沙漠,由于有包兰铁路从沙漠中穿过,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低成本的治理沙漠绝招“麦草方格”,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铁路两边已都成绿地。跨过绿化带就可进入沙漠腹地,真实的大漠和想象中是一样的,不过不知道,王维写诗时,黄河岸边是否就是沙漠,站在一个恰当的角度,夕阳西下,黄河流淌着金光,远处的沙漠中有烽火生起,没有风……诗的意境也许是真实的,也许是作者创作的,但现在是很难看到了。旅行者经历真实的沙漠,并体验沙漠行走的艰辛,也经历心灵中的沙漠。大海是冷色的,但像喜剧,沙漠是暖色的,但却像悲剧,苍凉感与艰辛体验都能切近真实的生活,因而也照见自己的心灵。
另一个景点是银川附近“华夏西部影视城”。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些地方罢。看似破破烂烂的一些电影布景、道具集中起来,却因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片出自这里而著名。如果要说景点特色,就只有古朴并几乎原汁原味地保持着土到极致。《大话西游》,看起来像闹剧的电影,却成了经典,因为它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叙述爱情、悲剧、因缘、命运等等,许多的对白、场景都容易刻入记忆。至尊宝扛着金箍棒回头看城墙上的一对并走远,这个场景用的城墙和这里的许多其它布景一样,都是很普通的,摄影师能用恰当的光与影来拍摄它,以衬托场景中的人与事,于是才变得不普通,布景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布景中的人,而每个活人都不是行尸走肉。
宁夏的回族人口众多,便有很多清真寺,银川的南光清真大寺是其中之一。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伊斯兰教以及穆斯林的朝觐。穆斯林信仰唯一的神即真主,虔诚的穆斯林每天固定时间要做5次礼拜,一生能朝拜一次圣地麦加,生命才是完美的,就像毛泽东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更严重些。穆斯林没在麦加时在住地附近的清真寺做礼拜,在家里或任何地方也都可以,但礼拜时都是向着圣地麦加。在中国,就是要朝向西方。礼拜时一人念阿拉伯语的经文,所有人起立、或躬身、或跪地、或匍匐在地,心中无我,只有真主。如果心念是光,诚心之念就像激光,许许多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将心念之光投向同样的位置聚焦,不知这光茫是否会反射回来,把自己融化或涤清污浊黑暗让自己清澈呢?也许,有信仰真好。
一束阳光从高高的树丛中穿透下来,疲惫不堪的旅行者在这一刻突然觉得像神的光芒照耀,这一刻,心灵和实在的两个世界合在一起了。
关键字: 大海 天堂 宁夏 旅行者 静物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