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五岳之衡山
巍峨的南岳一角
衡山因地处五岳的最南端,故名南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中华寿岳”之美誉。它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止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县市区,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区境内有43峰,群峰巍峨,气势磅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称赞道:“唯有南岳独如飞”。
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临峰顶,极目楚天,流盼崇山峻岭,便可领略到“如飞”的气势。南岳衡山以其“历史悠久名气大、五岳独秀风光好、中华寿岳众人仰、佛道并存影响广”四大特色著称于世。南岳衡山历史悠久,其来历有着众多美丽动听的传说:一说开天辟地的盘古,死后化为五岳,其头为东岳,足为西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腹部隆为中岳,他的毛发则变成了美丽的花草树木,给五岳添上华丽的服饰。
战国时期,山属楚地,亦间有例行的祭祀活动举行。将南岳神庙迁建于山下,名曰:“南岳衡山祠”。唐开元十三年,玄宗封南岳神为南岳真君,故庙名又改为“南岳真君祠”。天宝五年,封南岳神为司天王,“司天霍王庙”其名始观。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诏封南岳神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同年底封神夫人为景明皇后,并敕建后殿,于是岳神庙乃直书之曰“南岳庙”,其形制亦“取则帝居”。元至元二十八年,世祖加封南岳神为南岳司天大化昭圣帝。据史载,自唐至清,朝廷遣官致祭南岳的次数分别是:唐8次,宋22次,元17次,明33次,清44次。为与已有帝王爵号的南岳之神相对称,历代王朝还不惜耗费巨资,鸠工耗材,对岳神之祠一而再地进行修建。据查考,自唐迄清,南岳庙曾5次毁于火,又经过去次重建和16次的修缮与扩建,几乎无一次不是由皇帝亲自下诏或批准督抚之奏而办理的。
清康熙年间的那次重修竣工时,康熙帝还亲笔撰写了碑文以记其事,并御书“光辅紫宸”、“永峙南维”二匾额悬于大庙正殿门上。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有5位皇帝也都向南岳庙颁赐了匾额。到清光绪八年的一次重修后,已形成一座占地九万八千五百平方米,拥有四重院落、九进房屋,红墙外两翼还有八观八寺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庙”。整个建筑物既扬北方宫殿之雄,又有南方园林之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布局严谨,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与高超技艺。棂星门外御街南端有石制牌坊一座,正中坊额上刻的“天下南岳”四个大字,乃宋徽宗当年手书。字虽四个,却给了南岳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徽宗还在南岳留下了“寿岳”石刻,充分肯定了南岳的寿文化地位。由于历代皇帝与官府的崇信和推崇,“南岳圣帝”的名望日高,更吸引了众多黎民百姓前来烧香朝拜,历千年百载而长盛不衰。
关键字: 华夏 南岳 白马 衡山 轩辕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