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丝弦: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
1、一片歌唱的土地
《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湘之间”,指的就是湖南常德,一座停靠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尾闾,史称“西楚唇齿”的音律之乡。而自宋元以来,常德城内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也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在滨户地区逐渐流播。元末战乱,外省人大量涌入常德,这使得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明朝,澧州有华阳王府,常德有荣王府,按明代通例,“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而且还赐与乐户。王府的娱乐活动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常德的地方文化就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战国时期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放逐,行吟于沅澧江滨,对流传在这一带的礼神乐歌进行加工改造,创造《九歌》;唐朝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谪居朗州10年,《全唐诗》收入他的796首诗词中,可查实在常德创作的就有200多首……至于陶渊明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则更直接地被常德的丝弦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老丝弦早期唱词的雏形。
常德丝弦,是一种诗文相间、有说有唱的艺术形式,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格局,从本地及外省民歌小调时令小曲中吸取营养,兼容并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唱响上下五千年,词曲歌雅韵新声。
2、恰如其分的音律
常德人说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尤其女子,语气温柔而婉约,像微风拂面。因此,有人说“常德丝弦的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语言却又是音乐化的语言”。
而在我们看来,无论是语言还是身膀,常德人都有北方人特质,这似乎也造就了他们大碗喝擂茶的习惯,于是,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而“咿儿唷,呀咿唷”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衬词则仿佛是给常德丝弦贴上了一个标签,放在哪里都一目了然。
民间的东西总是这样,往往能在一种朴实无华中显示出最大限度的囊括性和广泛性。当年,各家凡红白喜事都会请来丝弦队伍,或肆意高歌,或低声吟唱,煞是热闹。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种音乐,它竟然可以同时表达出人类最极端的两种对立情绪,并且还融合得如此恰如其分。
“以字行腔”--常德的丝弦艺术家们将这门艺术的行为浓缩成这四个字。在他们这个群体当中,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今天,常德丝弦从一种说唱艺术逐渐转化成一种舞台艺术,从一种简单的自弹自唱扩张为一种复杂的群体表演,这究竟是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还是艺术价值的最终更替?或许,只能由时间来证明这一切。
关键字: 常德 洞庭湖 湖南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