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灵山寺
出淇县城向北10公里,便来到了距今约1480余年的灵山寺。清清山泉洗浴着她的肌肤,缕缕春风梳理着她的秀发,朵朵洁白的梨花插在她的鬓角,使她显得更加妩媚多姿了。她虽没有杭州灵隐寺那样气势恢宏,那样大家闺秀,却也历史悠久,景色迷人,别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风韵。据《淇县志》记载,灵山寺创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526),重修于唐开元年间。唐宋时代是灵山寺的鼎盛时期,高僧云集,钟磬阵阵,木鱼声声;四方游客蜂拥而至,香火极盛。灵山寺名声远扬,当时竟惊动了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灵山寺长老法如应召到长安,向皇帝汇报寺院情况。可见灵山寺知名度之高,朝廷对灵山寺之重视。灵山寺院名闻遐迩,灵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也令历代官员和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明代监察御史孙徵兰、明代山东副使裴骞、明代主事李继先等人,都在此留下了一篇篇吟咏灵山美景的诗文。特别是明代淇县知县于惠在《灵山拾景碑记》中,将灵山美景概括总结为十景: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径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珮;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将灵山南麓的险、灵山山峰的秀、灵山秋色的迷人、灵山龙泉的气势,跃然纸上,流传至今。因时间关系和季节原因,我未能领略灵山十景,但也领略到了十景之外的妙处。寺院内的女娲宫,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仿佛使我置身于许仲琳在《封神演义》第一回中描写的情景;仿佛使我看到许仲琳笔下的殷纣王正在前呼后拥中前来降香的场面。旁边一几案上,陈放着一晶莹如玉的五色石,上面依稀可辨各种图案,或童稚戏耍,或飞禽走兽,或山水,或神像。一当代无名氏诗曰:未遇补天滞人间,盛世淡妆立庭前,灵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对云烟。这就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吗?出女娲宫,但见西南侧是高耸的女娲峰,真乃天开地设,鬼斧神工。仿佛使我看到了上古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仿佛她捏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龟足支撑四极、治洪水、杀猛兽的古老传说,浮现在眼前……再环顾其它山峰,有的似猛虎蹲立,有的似神鸟展翅,有的似金龟探溪,有的似观音下凡……双目所及,无不成趣。绕寺后,只见一条小河清澈见底,一路弹奏着古筝琵琶,傍古刹潺潺而过,至不远处,被一大坝拦住,成一湖。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三三两两的游船在逍遥,上面有情侣喁喁私语,与湖中心的凉亭中两对相拥的情人,构成一幅爱的画面。导游说,这条小河叫玉带河,自灵山黑龙潭突溢而出,如到雨季,河水就更大更深拍岸呼啸了。我想,那时就一定能看到灵山十景中的“半岩风雨”、“九天鸣珮”、“巨崖走蛟”和“东海龙吟”了。沿石阶拾级而上,来到山腰处一天然石洞前,此洞名曰千古佛洞。洞口镌一回文联:灵山寺山灵,古佛洞佛古。依山壁有一高约两米的佛像,入洞时须贴佛心而过,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据导游说,此洞高8米,深30米,从这头钻进,可从那头钻出。凡来灵山者,无不钻洞一试,一可与佛交心,二可祛灾免病。我与文友牵手而入,顿觉此洞狭窄。洞内高低不平,曲曲折折,令人扑朔迷离。至洞出口处,须仰卧并脚蹬手扒方能出去。钻出洞口,我长出了一口气,顿感豁然开朗,神清气爽。都市里的尘嚣,心中的一切不快,尘世间欲望的渴求,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关键字: 春游 春风 淇县 灵山 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