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旅:龙门石窟与关林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伊水两岸的山崖壁上,始凿于公元五世纪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断续400余年的开凿,现存窟龛2300余个,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石刻佛塔80余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资料)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概是每个景区的愿望,进入《世遗》后,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来自国内和国外的资金支持,而且名声在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人,良性循环,文物局和当地政府肯定高兴,所以近来申遗活动蓬蓬勃勃,方兴未艾。只是这样一来,游客人数骤增,景区承受能力有限,久而久之,会给景区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这一情况,似乎还考虑的较少。 龙门石窟是幸运的,参观过程我一直能感受到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区别于其他景区的优势,我想这就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吧。到龙门石窟交通很便利,81路直达。 冬日的阳光并不炽热,但我们一直兴致勃勃,每一张照片都面带笑容,以后每每翻阅每每都有会心微笑。那时的日子为什么就能无忧无虑呢?为什么现在出行无法回到当初透明的心境中去?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 闲话少叙。我们十点到达龙门石窟,要先经过购物街。我们在一家小店看到木版年画,虽然很粗糙,也令我爱不释手,请了几张回去。 一路走来,到了开阔处,迎面一巨石,上书:龙门石窟,并有世遗的标志。这就算入了贵族籍,只要每年通过世遗的评测,就能享受一切了。景区干净空旷,很难想象以前的情景。听老辈人说,早前这里没有成为景区时,许多人来这里砸石子卖给米店,也有人凿佛头去卖,对文物造成一定的破坏。现在我看到的佛像几乎没有完整的,且头都不知去向,稍具可观性的只有宾阳三洞、万佛洞、奉先寺等几处,其中卢舍那大佛堪称精品,据说其面容就是按照武则天的样貌雕凿而成。 这样走走停停,来到漫水桥边。其时阳光柔和,淡淡地铺在伊河上,感觉很美。过了漫水桥,来到河东岸参观。石窟明显减少,看来什么都爱扎堆,包括这里。东岸有香山寺和白居易寺可顺道游览。这样龙门石窟就游览完了。 关林 关林为关羽葬首之所,始建于明。在中国历史上,忠臣一向是统治阶级追捧的对象,尤其像关羽的忠臣,更是统治阶级梦寐以求的,历朝历代对他称赞之余,更是大加追封,一直封到武帝——到顶为止。 这里的交通也很便利,参观完龙门石窟后,可乘坐81路公交车直达。关林的建筑布局和其他大庙的布局大致相同,从大门进入,迎面是仪门。仪门两侧是钟楼和鼓楼。甬道连接大殿、二殿、三殿,两侧是有关墓志、石刻的艺术馆,可免费观赏。三殿后有一八卦亭,我们真正的主角这才上场——关帝冢现身了。 绕墓一周,夕阳西斜,心中不免诸多感触。想起那句有名的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真是几度沧桑,淘尽英雄,空余大好江山,付与这笑谈中!
关键字: 世界遗产 关林 名录 洛阳 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