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山少林寺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尊为中岳。嵩山海拔1494米,东西绵延起伏60多公里,是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山的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嵩山处中原腹地,紧傍九朝古都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洛阳通向东南广阔平原的咽喉。盛世时,嵩山是帝王游赏、文士登临的胜地;乱世时,嵩山则是兵家出入、强手汇集的所在。嵩山是佛教胜地,这里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建于南北朝时(公元495年),当时印度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在魏孝帝主持下建起该寺。由于寺地处少室山之阴的幽谷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号称“禅宗祖庭”,寺龄已有1500多年,规模气派自恃不小,占地3万平方米。由于被禅宗奉为初祖的达摩最早驻于此,因此,少林寺在佛教中的地位甚高。少林寺,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说它有魅力,是指中国人对它的感情,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绝不次于紫禁城和长城。少林武功令天下人为之着迷,少林寺已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是少年时代的一个梦。然而,你如果带着梦去看少林寺,你肯定会失望的,它已不再是那座金庸笔下的深山古刹,它已经深入俗世,充斥着商业气息,佛家的清幽肃穆早已无存。走近少林,先见高大的牌坊,少林寺的牌坊是最常见的那种造型。由三个“门”字形组成。右首门楣上书“禅字祖庭”,左首上面写“武林胜地”,中间的两座石柱上是一副对子:“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声悠”,横批“天下第一名刹”。行书笔走蛇形,龙飞凤舞,与沉稳厚重的青灰色牌坊相得益彰。以前,少林弟子若想学成下山,必先闯过十八罗汉所摆的三关,少林寺的山门,是第一关,这里的牌坊是第二关。若闯关不成功,只能继续苦练或从狗洞爬出。也许这外界的青山绿水,花花世界也是一层魔障,弟子们若不除去心魔,抵制诱惑,根本无法尽情施展所学,功成名就。的确,放下某些东西也能看清某些东西,闯关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朋友短信过来:“我心中的少林古刹应该是掩映在群山翠柏之中,高大的山门中传来阵阵钟声禅唱”我回:“那只是电影中的镜头,如今的少林寺,不要带着梦想游。”牌坊附近,已被店铺、武馆、停车场所包围,传入耳中的是阵阵叫卖声和汽车喇叭的鸣叫声。如果你站在山门前广场四面望去,会发现少林寺更像一个繁闹的广场一角。 过了牌坊,再走一段路,少林寺的匾额醒然入目,那座并不高大却让世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少林寺山门。烫金的“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御笔亲题的手迹,字风古劲,昭示着少林寺不同寻常的地位,据说价值3000两黄金。其实,少林寺二十年代已经毁于兵祸,如今寺内建筑多为重建的,所存的一些明清建筑也都重新装饰过。在建筑格局上,少林寺遵从典型的中土大乘佛教寺庙建筑格局,寺中除了三世佛祖、四大天王等与其他寺庙无异的佛像之外,颇具少林特色又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下面几处: 第一处令人驻足的是一块3米多高的功德牌,它位于天王殿之前的碑林中,号为少林碑林之首。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少林十三武僧搭救之恩而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块石碑见证了少林寺与皇家的独特关系。此碑碑文为当时书法名家所书,惟右上角“李世民”三字为唐太宗亲笔所写,笔迹不遵法度,雄霸之气扑面而来,在一片中规中矩的碑文中极为醒目。十三位少林武僧的法号列于其上,却没发现觉远的名字。电影《少林寺》杜撰出个觉远,却捧出个功夫皇帝李连杰。大雄宝殿的偏殿橱窗的旁边矗着一口直径2米的大铁锅。那是少林寺厨房烧菜做饭的大锅。原先它被吊在半空,伙食房的和尚倒挂金钟般用大铁锹翻炒菜肴,久而久之和尚们功力大增,功夫也水到渠成。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是藏经阁。匾额由佛学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其中的“藏”字左边少了一部分,这是有意之作,因为少林寺曾遭大火洗劫,因抢救及时,大部分经书得以保全。方丈室就在寺的中轴线上,住持释永信大师事务繁忙,经常不在寺,门常是锁着的。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在这里播出过一期节目,王志在里面采访释永信大师,记得看到很多晃眼的装饰,里面有背投电视和立式空调。对比弘一法师的遗照,一榻一席,天地之差。方丈:“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方丈一词的原义,取容膝即可的意思。 方丈释永信大师颇富人本思想,将早课时间从晨四时推迟到五时,以减僧众的辛苦。释永信大师在网络上公布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弘扬中国武文化,重建少林品牌,金庸先生承认他所写的七十二绝技是他的艺术创造。少林的地位其实未必在武,而在乎禅宗祖庭,武不过是破障的一途。在方丈室后面有一座小巧的殿堂, 即达摩亭,此亭亦称“立雪亭”。传说达摩曾在此亭中修行,其弟子慧可为求其真传,立亭外三天三夜不去。时逢天降大雪,达摩谓其曰:欲得真传,除非天雨红血。惠可即引刀自断左臂,绕殿三圈,血沥雪上。达摩感其诚,即授其衣钵。慧可即为后世禅宗尊奉的二祖。如今少林僧人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而只用单臂合十的独特手势是为了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祖师爷。"立雪亭”另一侧偏殿内是达摩祖师的影壁。当年达摩老祖在“达摩洞”内面对此石壁参禅九年,终于得道。而此石壁上达摩祖师的形象竟然依稀可辨,不由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遥想当年达摩于四壁阴冷,蚊虫肆虐,在漆黑山洞内参禅悟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坚韧,是佛法的力量吗?我儿时非常淘气,常因犯错被大人惩罚面壁思过,面壁后又屡次不知悔改,看来这主动受苦与被动受苦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当然,我儿时的面壁和达摩老祖的面壁是不能相提并论,我只能在想象中去体会了。毗卢阁为寺内最后一进建筑,又称千佛殿,是少林历经劫祸而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座明代建筑,殿内一座3米高的毗卢像铜像亦为明代遗物,殿内一幅“五百罗汉朝毗卢”的明代大型壁画极为著名。然而毗卢殿最具特色的地方却不在这里,而在地面上,有48个排列有序的陷坑,这便是著名的少林武僧习武练功时留下的脚踏坑,此为少林武学悠长的见证,与其他佛寺不同之处是,少林寺还以其武术称著天下。少林僧人历代习武,流传各地,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僧人从李世民时代起便不禁酒肉,八十年代开放以来,少林寺名扬四海,香火兴旺,少林寺寺僧渐渐非常富有!富有又不禁酒肉,是不是一种考验呢?僧人道行的高低跟衣服的颜色无关,可由他们身着的拼凑起来的袈裟的块数来辨别,块数越多,道行越高。或从他们头顶的白点的个数来分辨,3、6、9点,点数越高,道行越高。以前少林寺的“点顶供佛”过程是将煮熟的糯米搓成小团放在头顶上,搽上层油,戳根小木棍在团子上,然后点火,让火苗将团子慢慢地融了,烫进头皮,最后揭去头顶的糯米疤,那糯米与脑袋瓜就永不分离了。和尚没有一定道行是无缘享此殊荣的,曾有和尚因此烧坏了脑神经,所以,现在的少林和尚已废弃了这种“点顶供佛”的方法。在少林寺,还会看到许多武馆和一群群扎马步、翻跟斗的小孩子,可见当地武风之胜。看着他们,让我感觉迷茫——少林寺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未来会怎样?真正打出来的又能有几个?少林寺塔林就坐落于少林寺旁侧。他是历代少林寺方丈的墓地,也是中国数量最多的古塔群。漫步其中,这里找到了一点点当年《少林寺》的影子。塔林众塔形态各异,造型不一。塔顶或尖或方,由此可辨明其分属于唐、宋、金、元、明、清不同朝代。塔的大小各不相同,显示和尚道行高低是看这塔的层数。塔层有1、3、5、7层之分,层数多寡象征道行的高低。至于为何塔层均为单数,取和尚单身之意。另外,众塔还有个人塔和公共塔之分,换言之就是独葬与合葬的区别。塔林中究竟有多少座塔呢?塔的数目已成为少林寺一怪,据说当年乾隆御驾亲临,感怀于塔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便命手下三员得力大将3次入林数塔。孰料3次数出了9个不同数字。龙颜大怒,当下命护驾500亲兵每人立于一塔旁侧,结果亲兵尽数入林却仍然不得其数。乾隆无奈,感慨说“塔林幻影”。塔林里添了几座新塔,灰喜鹊漫步其间,右首一座簇新的覆钵式塔,是释永信大师为其业师所建。塔身装饰华美,六边形的基座上刻有手机、笔记本电脑、轿车、子弹头列车、游艇和飞机。“离欲”二字何解?实相已是虚妄,执着虚相又如何?在这天下第一名刹的塔林中,其寓意让我茫然不得其所!站在高处,回望空门外,满盛着一片绚烂景色。想起那句:“花气袭人欲破禅”,钱默存对此曾有妙解,面对这无边色相,持戒修佛更需要生信心。塔林其实极大。初入林中尚可见游客,深入林中,四周渐幽,清风过处,树影婆娑,令人禁不住凝神聚气,好似天人合一,清心安禅,心静澄明,超然物外,沉浸在一片远离尘世,深僻清幽的氛围之中。少林童子功——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被尊为中岳。嵩山海拔1494米,东西绵延起伏60多公里,是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山的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嵩山处中原腹地,紧傍九朝古都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洛阳通向东南广阔平原的咽喉。盛世时,嵩山是帝王游赏、文士登临的胜地;乱世时,嵩山则是兵家出入、强手汇集的所在。嵩山是佛教胜地,这里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建于南北朝时(公元495年),当时印度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在魏孝帝主持下建起该寺。由于寺地处少室山之阴的幽谷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号称“禅宗祖庭”,寺龄已有1500多年,规模气派自恃不小,占地3万平方米。由于被禅宗奉为初祖的达摩最早驻于此,因此,少林寺在佛教中的地位甚高。少林寺,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说它有魅力,是指中国人对它的感情,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绝不次于紫禁城和长城。少林武功令天下人为之着迷,少林寺已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是少年时代的一个梦。然而,你如果带着梦去看少林寺,你肯定会失望的,它已不再是那座金庸笔下的深山古刹,它已经深入俗世,充斥着商业气息,佛家的清幽肃穆早已无存。走近少林,先见高大的牌坊,少林寺的牌坊是最常见的那种造型。由三个“门”字形组成。右首门楣上书“禅字祖庭”,左首上面写“武林胜地”,中间的两座石柱上是一副对子:“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声悠”,横批“天下第一名刹”。行书笔走蛇形,龙飞凤舞,与沉稳厚重的青灰色牌坊相得益彰。以前,少林弟子若想学成下山,必先闯过十八罗汉所摆的三关,少林寺的山门,是第一关,这里的牌坊是第二关。若闯关不成功,只能继续苦练或从狗洞爬出。也许这外界的青山绿水,花花世界也是一层魔障,弟子们若不除去心魔,抵制诱惑,根本无法尽情施展所学,功成名就。的确,放下某些东西也能看清某些东西,闯关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朋友短信过来:“我心中的少林古刹应该是掩映在群山翠柏之中,高大的山门中传来阵阵钟声禅唱”我回:“那只是电影中的镜头,如今的少林寺,不要带着梦想游。”牌坊附近,已被店铺、武馆、停车场所包围,传入耳中的是阵阵叫卖声和汽车喇叭的鸣叫声。如果你站在山门前广场四面望去,会发现少林寺更像一个繁闹的广场一角。 过了牌坊,再走一段路,少林寺的匾额醒然入目,那座并不高大却让世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少林寺山门。烫金的“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御笔亲题的手迹,字风古劲,昭示着少林寺不同寻常的地位,据说价值3000两黄金。其实,少林寺二十年代已经毁于兵祸,如今寺内建筑多为重建的,所存的一些明清建筑也都重新装饰过。在建筑格局上,少林寺遵从典型的中土大乘佛教寺庙建筑格局,寺中除了三世佛祖、四大天王等与其他寺庙无异的佛像之外,颇具少林特色又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下面几处: 第一处令人驻足的是一块3米多高的功德牌,它位于天王殿之前的碑林中,号为少林碑林之首。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少林十三武僧搭救之恩而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块石碑见证了少林寺与皇家的独特关系。此碑碑文为当时书法名家所书,惟右上角“李世民”三字为唐太宗亲笔所写,笔迹不遵法度,雄霸之气扑面而来,在一片中规中矩的碑文中极为醒目。十三位少林武僧的法号列于其上,却没发现觉远的名字。电影《少林寺》杜撰出个觉远,却捧出个功夫皇帝李连杰。大雄宝殿的偏殿橱窗的旁边矗着一口直径2米的大铁锅。那是少林寺厨房烧菜做饭的大锅。原先它被吊在半空,伙食房的和尚倒挂金钟般用大铁锹翻炒菜肴,久而久之和尚们功力大增,功夫也水到渠成。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是藏经阁。匾额由佛学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其中的“藏”字左边少了一部分,这是有意之作,因为少林寺曾遭大火洗劫,因抢救及时,大部分经书得以保全。方丈室就在寺的中轴线上,住持释永信大师事务繁忙,经常不在寺,门常是锁着的。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在这里播出过一期节目,王志在里面采访释永信大师,记得看到很多晃眼的装饰,里面有背投电视和立式空调。对比弘一法师的遗照,一榻一席,天地之差。方丈:“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方丈一词的原义,取容膝即可的意思。 方丈释永信大师颇富人本思想,将早课时间从晨四时推迟到五时,以减僧众的辛苦。释永信大师在网络上公布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弘扬中国武文化,重建少林品牌,金庸先生承认他所写的七十二绝技是他的艺术创造。少林的地位其实未必在武,而在乎禅宗祖庭,武不过是破障的一途。在方丈室后面有一座小巧的殿堂, 即达摩亭,此亭亦称“立雪亭”。传说达摩曾在此亭中修行,其弟子慧可为求其真传,立亭外三天三夜不去。时逢天降大雪,达摩谓其曰:欲得真传,除非天雨红血。惠可即引刀自断左臂,绕殿三圈,血沥雪上。达摩感其诚,即授其衣钵。慧可即为后世禅宗尊奉的二祖。如今少林僧人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而只用单臂合十的独特手势是为了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祖师爷。"立雪亭”另一侧偏殿内是达摩祖师的影壁。当年达摩老祖在“达摩洞”内面对此石壁参禅九年,终于得道。而此石壁上达摩祖师的形象竟然依稀可辨,不由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遥想当年达摩于四壁阴冷,蚊虫肆虐,在漆黑山洞内参禅悟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坚韧,是佛法的力量吗?我儿时非常淘气,常因犯错被大人惩罚面壁思过,面壁后又屡次不知悔改,看来这主动受苦与被动受苦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当然,我儿时的面壁和达摩老祖的面壁是不能相提并论,我只能在想象中去体会了。毗卢阁为寺内最后一进建筑,又称千佛殿,是少林历经劫祸而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座明代建筑,殿内一座3米高的毗卢像铜像亦为明代遗物,殿内一幅“五百罗汉朝毗卢”的明代大型壁画极为著名。然而毗卢殿最具特色的地方却不在这里,而在地面上,有48个排列有序的陷坑,这便是著名的少林武僧习武练功时留下的脚踏坑,此为少林武学悠长的见证,与其他佛寺不同之处是,少林寺还以其武术称著天下。少林僧人历代习武,流传各地,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僧人从李世民时代起便不禁酒肉,八十年代开放以来,少林寺名扬四海,香火兴旺,少林寺寺僧渐渐非常富有!富有又不禁酒肉,是不是一种考验呢?僧人道行的高低跟衣服的颜色无关,可由他们身着的拼凑起来的袈裟的块数来辨别,块数越多,道行越高。或从他们头顶的白点的个数来分辨,3、6、9点,点数越高,道行越高。以前少林寺的“点顶供佛”过程是将煮熟的糯米搓成小团放在头顶上,搽上层油,戳根小木棍在团子上,然后点火,让火苗将团子慢慢地融了,烫进头皮,最后揭去头顶的糯米疤,那糯米与脑袋瓜就永不分离了。和尚没有一定道行是无缘享此殊荣的,曾有和尚因此烧坏了脑神经,所以,现在的少林和尚已废弃了这种“点顶供佛”的方法。在少林寺,还会看到许多武馆和一群群扎马步、翻跟斗的小孩子,可见当地武风之胜。看着他们,让我感觉迷茫——少林寺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未来会怎样?真正打出来的又能有几个?少林寺塔林就坐落于少林寺旁侧。他是历代少林寺方丈的墓地,也是中国数量最多的古塔群。漫步其中,这里找到了一点点当年《少林寺》的影子。塔林众塔形态各异,造型不一。塔顶或尖或方,由此可辨明其分属于唐、宋、金、元、明、清不同朝代。塔的大小各不相同,显示和尚道行高低是看这塔的层数。塔层有1、3、5、7层之分,层数多寡象征道行的高低。至于为何塔层均为单数,取和尚单身之意。另外,众塔还有个人塔和公共塔之分,换言之就是独葬与合葬的区别。塔林中究竟有多少座塔呢?塔的数目已成为少林寺一怪,据说当年乾隆御驾亲临,感怀于塔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便命手下三员得力大将3次入林数塔。孰料3次数出了9个不同数字。龙颜大怒,当下命护驾500亲兵每人立于一塔旁侧,结果亲兵尽数入林却仍然不得其数。乾隆无奈,感慨说“塔林幻影”。塔林里添了几座新塔,灰喜鹊漫步其间,右首一座簇新的覆钵式塔,是释永信大师为其业师所建。塔身装饰华美,六边形的基座上刻有手机、笔记本电脑、轿车、子弹头列车、游艇和飞机。“离欲”二字何解?实相已是虚妄,执着虚相又如何?在这天下第一名刹的塔林中,其寓意让我茫然不得其所!站在高处,回望空门外,满盛着一片绚烂景色。想起那句:“花气袭人欲破禅”,钱默存对此曾有妙解,面对这无边色相,持戒修佛更需要生信心。塔林其实极大。初入林中尚可见游客,深入林中,四周渐幽,清风过处,树影婆娑,令人禁不住凝神聚气,好似天人合一,清心安禅,心静澄明,超然物外,沉浸在一片远离尘世,深僻清幽的氛围之中。少林童子功——
关键字: 东西 嵩山少林寺 帝王 河南省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