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二宜土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被誉为“民居瑰宝、“土楼奇观、“楼中之宝、“建筑奇葩。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蒋氏十四世蒋士熊所建,占地9300平方米平方米,是福建省两大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之福佬民系地区单元式土楼的代表。为双环圆形土楼,坐东南朝西北,外环高4层、16米米,外墙厚达2.53米米,外径73.4米米。整座楼分成16单元,共有房间224间。二宜楼文化内涵丰富,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堪称民间艺术珍品。在3、6、10单元的墙上、天花板上张贴许多1931年美国《纽约时报》、1932年美国《纽约晚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其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防卫系统构思严谨,建筑装饰精巧华丽,堪称“神州第一楼。1996年11月,二宜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宜楼具有16个大特点建筑:(1)选址中的案山、屏山两侧山与圆楼间形成惊人的几何学图形;(2)八卦图形的建筑格局;(3) 特大的台石基与夯土墙体是福建土楼之最;(4)没有角房间、采光好,对风的阻力小、温差变化小;(5)传统的建造技术,抗震力强;(6)异常沉重牢固的楼门,防役性好;(7) 构造“之字型隐蔽的传声洞,利于内外联系;(8) 新奇“响鼓石具有明显的扩音效果;(9) 隐蔽的暗室和奇特的“门顶漏斗;(10)独具特色的隐蔽通廊;(11)内院活动空间大;(12)秘密的地下通道和“竖井;(13)相对独立的单元,保持私密性;(14)冷暖各异的阴阳井为居民的生活用水;(15)交织的枪眼箭洞益于御敌;(16)彩画、雕饰精美繁多,为福建土楼之最。
关键字: 全国重点 国务院 建筑装饰 文物保护 独具特色 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