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上海的小资生活—初到上海
工作了,出差的时候特别多,可就是阴差阳错的,去过南京,到过杭州,就是绕着上海走,直到今年6月我才第一次去了上海。 可这时在我印象中的上海,已经不仅仅只是漂亮的衣服了,更多的是听到关于“上海小资”的传说,发展中的浦东,那是一个新的上海。 说起来都让人见笑,我坐车早上到的上海,事先订房子的时候我就是围着南京路打注意,一定要距离近,走路就能到的地方。 因此一安顿下来,我一口气就走到了西藏路和南京路交接地方,看了步行街的标记,落实了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南京路之后,我开始往外滩的方向逛起来。 说实话,步行街我走了很多了,不用说北京的王府井,成都的春熙路,重庆的解放碑,长沙的黄泥街;也不用说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天津的劝业场,昆明的金碧广场,南京的新街口…… 可我从没像走南京路这么累过,它太长了,是我走过的步行街里最长的。 可真正走在南京路了,我竟有一点淡淡的失落,为什么呢?真的,在上海的几天里,我前前后后走了四趟南京路,全部是从西藏路走到了外滩,这是我的一个情结,我走在其中慢慢体会着这个对我来说充满诱惑的城市。 第一天早上下车就到了南京路,一口气走到了外滩,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信,一路上我竟一家商店都没进。 为什么呢?我是到了上海呀,我怎么能去什么班尼路,真维斯,肯德鸡,麦当劳之类的店呢?它们太普通了,全国那里都有,百货商场?那怎么能去呢,太老土了吧!直到我沿着和平饭店走到了外滩,我才发现我原来一家店也没进! 中午的外滩有点热,太阳有点刺眼,对面的浦东现代而挺拔,背后的钟楼悠远而神奇,这是我在电视里在电影里无数次见过的场景,我很喜欢。 晚上,夜色降临的时候我又来到了外滩,这是我最向往的时刻,无数的电影中的情节都是在这里定格的,这是上海的标志性地点,就连姚明请火箭的队友吃饭也选在了和平饭店,这里代表了上海。 钟声伴着夜色里闪烁的霓红,我在外滩慢慢走着,过去听别人说过,外滩是上海年轻人谈恋爱的地方,在围栏上隔不远就是一对,别人都不好过去。现在,还用隔不远,我看,人都快摞上了,几乎就是人挨人了,但凡有点空,后面还有做好准备想往里挤的,为了能看到夜色下的黄浦江,我是好不容易才找机会的。 来这里的,外地人多,照相的多,真谈恋爱的恐怕早就不到这里了,时代变了。 这里江风大,我一会就觉得凉了,看来外滩是避暑的地方,隔天再来的时候,我特地多带了件衣服,我喜欢这里。 在上海,我到豫园吃过南翔小笼包,人多,还得排队;到福州路头的那家商城的顶楼吃过冰淇淋,用盘子的那种,我要的是布丁的,因为我没吃过,不知哪种好吃,因此看前面几个小女孩点了这种,就觉得这个肯定好吃,巧克力的颜色看着就有食欲,座在临窗的座位上,望着外面暑热中高耸的建筑,享受着这份清凉和写意,真觉得生活其实很快乐,呵呵。 在我紧凑的时间里,我还抽空坐了回地铁,只是从南京路到陆家嘴,到浦东看看,上海的地铁很先进,设施和香港的很像,因此,虽然是第一次坐,却感觉很熟悉,而且,我这个外地人还被当作是老乘客,像模像样地给别人讲了一次票卡的使用方法,很有趣的。 在浦东的时间很短,我只是在江边走了走,换个角度看外滩,说真的,从浦东望过去,背靠这些高层建筑,觉得外滩那边矮了,那是一个老上海了。 近距离地望了望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我没有上去,在这些观光大厦中,我只在深圳上过帝王大厦,长沙去过一次可看湘江的旋转餐厅,还有就是在泰国的芭堤雅,跟着导游上了一个吃海鲜自助的餐厅,外面黑黑的,什么也没看到。 北京的电视塔离我家不算远,姐姐来探亲还带孩子去过,可我从未上去过,可能就是这样,熟悉的东西就觉得自然了,自然了的东西又觉得太熟悉了。 我是在一种很难言的复杂心情中离开上海的,坐上开往杭州的火车,开始我下一站。
关键字: 上海 传说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