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园
扬州何园 何园 何园原名叫"寄啸山庄" 何园本来名叫"寄啸山庄",因为园子的主人姓何。所以又被称作何园。园林专家不赞成用何园这个名字,因为清代何所筑的壶园,也曾被称作何园,两个"何园"易混淆。但由于"寄啸山庄"这个名字文人气太重,许多人不理解,也不习惯。所以,在扬州你要打听寄啸山庄,可能有很多人回答不上,但要打听何园或何家花园,就人人皆知了。 何园建于19世纪末的清光绪年间,是扬州古典园林中建筑最晚的一座,因而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名园。由于园主人何芷曾经担任过清政府驻法国公使馆职务,所以,这座园林建筑装饰上汲取了一些西洋格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何园东半是"序曲" 何园大门,原来在园子北边刁家巷内,门楣上有"寄啸山庄"四字砖额。进门后,一道复廊将园子分成东西两个部分。现在,何园大门改在园东徐凝门街,进门见到的便是何园东半部分。这部分占地不多,构筑不繁,一畦牡丹芍药,点缀着馆舍厅堂。中心的厅堂名称叫"船厅",但并不建在水上,而是在厅的四周以鹅卵石与瓦片铺成水波纹的地坪,给人以船在水中的意境。船厅的廊柱上,悬一副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船厅东北,用湖石贴着高高的围墙叠成假山。山脚一湾清池,山上有石磴可登。沿着山势起伏,山顶有一亭翼然,可以歇足,可以俯察仰视。过亭循山西行,拾级可以登楼。楼也贴墙而建,楼上为"半月台",晚间可于此地观月,白天在这里俯看园景,也与在地面平视趣味不同。 "半月台"一旁即复道廊,一条走廊用墙一分为二,楼上楼下均可绕过隔墙进入园子西部。楼下廊壁间,嵌有苏东坡所书《海市帖》刻石。还用水磨砖砌成图案精美的漏窗,从东边即能看见西边园景诱人的一角。这种借漏窗透景引人入胜的设计,是扬州园林的特色之一。 何园西半最精妙 何园西半部是主体,是最精彩的部分。园中一大池,池北有楼七楹。中间三间稍突出,两侧各有两间稍敛而舒展,屋角微翘,状如蝴蝶,俗称"蝴蝶厅"。楼上下均有逶迤曲折的回廊复道相连,全长400 余米,可以绕园一周,因而又称"串楼"。串楼壁板上刻有郑板桥等人书画,回廊西壁嵌有《颜鲁公三表》石刻。串楼上下回环,游人循楼漫步,景物推移,一路变幻,耳目常新。这种精妙的设计,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池东建四面环水的水亭一座。亭侧有石板曲桥(旧称鱼梁),北出到明楼,南出转入复道。亭中驻足,可倚栏临水,俯视游鱼之乐;亦可凭栏而坐,环视楼阁之美。波光粼粼,飞阁流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这种水心方亭,在扬州园林中称作"小方壶"。所谓"方壶",就是"海中仙山"。也有人认为,水亭是演唱戏曲的好地方,水而回声,可以增强音响效果。《红楼梦》、《毕升》等电影都曾以何园水亭为场景。 池的西南有假山,以黄石作壁,湖石作磴道,自然浑成。山后隐西轩和牡台,山坡斜立白皮松二株,干倚怪石,饶有苍古之趣。山下水边有水洞,池水漱石,泠然有声。山南有栈道,与串楼复又连成一气。山水楼阁,绝妙地构成了一个整体。 何园西南有余韵 沿着园内南墙,蜿然三折,有门可通南院,院内有楼屋二间,楼前有湖石假山,横亘院内,上与楼连,下与屋接。隙地上花木扶疏,恬淡幽静,在何园内自成一个独立的小天地。 游览何园有秘诀 何园上有串楼,下有回廊,回环曲折,层层叠叠,把局部美和群体美巧妙地连成一个整体。园景分高下两个层次,转换成前后左右四面,从不同角度看去,都各显其美,连起来看,就成了一个长幅画卷。再加上漏窗照应,借景生辉,回廊通连,假山依托,池水倒影,在一个占地不多的园林内,静中寓动,即小见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游人兴致。因此,游览何园,必须楼上楼下、曲曲折折、高高低低,边走边看一遭,才能全面地领略它的妙处。 何园有个高贵的"邻居"--片石山房 在何园之南,紧紧毗邻一个规模不大的园林,名叫片石山房。片石山房现在仅存遗迹,一般游客不易找到。但相传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和尚之手,现在可算是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了"。专家们认为,片石山房叠山之妙,在于独峰耸翠,秀映清池,当得起"奇峭"二字。石壁、石磴、山涧三者最是奇绝。假山前有楠木厅三间,据说在扬州园林中,也是资格最老的建筑了。 走出何园,不妨回头再看看它的高墙大院 出何园东门,向北不多几步,便是刁家巷,何园旧门在此巷内。巷南是何园的高墙大院,巷北是旧式民居,小巷曲折幽深,游客大可以从这里领略旧时扬州街巷的风采。电影《东进序曲》中一些阴森神秘的小巷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园虽地处城区,一墙之内却清风自生,翠烟自留、故有"城市山林"的美誉。
关键字: 园林 壶 寄啸山庄 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