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游记
自常熟市区驱车20分钟,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沙家浜。六十多年前,新四军“江抗”的36名伤病员养伤来到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当地人民为保护伤病员与敌人斗智斗勇。这便是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原型。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出京剧《沙家浜》带动了一个使当地经济全面发展的“朝阳产业”———旅游业。9月16日到10月16日,常熟将举办首届沙家浜旅游节。为了迎接节日,沙家浜景区的大门正在翻修。虽说过了立秋,可天气依然闷热。售票处前,前来观光的游客打着伞,操着各地方言抱怨着气温,可游玩的兴致却丝毫没受影响。“沙家浜镇原名横泾公社。自从京剧《沙家浜》在全国唱红后,这里的农民就自发办起了‘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进入展览馆,导游小姐开始讲解。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新四军老战士来到沙家浜寻访当年的足迹,旅游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为了方便游客,当年的村干部带领村里的小伙从乡供销“抢”来了紧俏的18根毛竹,连夜动手铺筑起了一座进入芦苇荡的便桥。有年夏天,当地中小学教室、空置的厂房、附近村庄的民房都成了临时旅社,最多一天竟接待了1.73万人次。上海《新民晚报》惊呼:“大上海挤垮了沙家浜!”如今,沙家浜已发展为占地2500多亩、闻名遐迩的旅游名胜区。电瓶车在小路间穿行,芦苇的清香在空气中飘散。一些游客收起遮阳伞,在竹林中漫步,还有的游客泛舟芦苇荡,船娘的歌声清脆迷人。说起芦苇荡,说到摇船人,就不能不说到金发根。他是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承包手摇船的第一人。6年前,风景区叫他来承包手摇船,老金并不情愿。可才摇了一星期的船,老金发现生意特别好,有时一天能挣200多元。“边唱山歌边摇船,一年好赚二万块,蛮开心的。”今年60岁的金发根乐呵呵地说。如今,风景区里的手摇船已从2条增加到70条,每位摇船农民的年收入达到1.4万元。电瓶车开到影视基地门口停下了,导游小姐眨眨眼说道:“春来茶馆就在里面,哪位有兴致可以来段‘智斗’,背景都是现成的。”一句话说得大家笑了起来。七星灶、八仙桌,要不是少了个阿庆嫂,真让人怀疑是不是身在戏台。2005年,沙家浜影视基地建成后,当地农民又有了一个“风光”的就业机会———上电视。去年三月,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在基地开拍,需要大量群众演员,报酬是每天20元。要做一回电视里的人了,当地妇女兴奋不已,翻出了压在箱底的土布衣服、围兜、头巾,过了把电视瘾。据统计,当地有1115人次参加了《沙家浜》一片的拍摄。聊天、划船、拍照留念,抬手看表才发现,早过了午饭时间。“沙家浜不光有好看的、好玩的,还有好吃的。”导游说道。沙家浜有个沙奶奶酒家,老板娘倪文琴是沙家浜的外来媳妇。前年,景区北部还没完全建好,非常冷清,而她却执意在那里投资租下景区最大的酒家,并取名“沙奶奶酒家”。随着各景点的日益完善,北区逐渐热闹起来,喝茶就餐的客人越来越多。一到秋天,能同时接待500人的酒家座无虚席,螃蟹、螺蛳等水乡特产客人吃了还要带,把倪文琴乐得合不拢嘴。沙南村的顾阿月,一提起水产养殖就开心:“我包了100多亩水面,螃蟹亩产120斤,以市场最低价30元一斤算,扣掉成本,全年净赚25万元,套养鱼,还能收益十来万。”自200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后,沙家浜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从“红色游”延伸开来,发展了体味芦苇荡、江南田野风光的“绿色游”和赏金秋风光、品阳澄湖大闸蟹的休闲美食“金色游”。镇党委书记朱亚辉说,在红色旅游红遍全国的今天,“沙家浜”三个字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今年1—7月份,沙家浜风景区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49%,实现旅游自营收入1539万元,同比增长65%,预计到年底全镇可实现旅游总收入1.75亿元。离开沙家浜时正是下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还是有不少游客陆续买票参观。当年那一出戏唱响了沙家浜,而今天的沙家浜人,却把这出戏唱下了舞台,唱富了全镇。可以想象,到9月16日沙家浜旅游节开幕时,沙家浜又会唱出怎样的大戏!
关键字: 新四军 旅游业 朝阳产业 沙家浜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