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楼
亦名谯楼、鼓楼,在代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
边靖楼由砖砌高大的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楼基高耸,楼身壮丽,为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巨构。台基高一三middot;三米,长四十三米,宽三十三米。楼身高二六middot;七米,总高四十米。台下券洞南北穿通,洞高约九米,较一般城池门洞要高。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四周围廊。楼高三层四滴水,上层为重檐歇山式楼顶。二层设有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各层檐下皆有斗拱,制作规整,结架精巧,梁架结构合理,联接严密。楼南面悬挂着两块巨匾,一为雍正间“声闻四达匾,一为道光问“雁门第一楼匾。楼北面第三层挂有雍正间巨匾一方,上书“威镇三关四个大字。
楼为砖木结构,梁架精巧,建造雄伟。登楼可北望雁门,南俯滹沱。
关键字: 山西省 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 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