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鸡鸣古驿(下)
再上鸡鸣驿,是四年之后。此时,多了些自助游的经验,游览时,也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是更加有的放矢。数码相机已经比较普及,我很清楚这次要留下什么样的影像资料。
路过环岛时,董存瑞的雕像已不复存在。马路翻修过,宽趟了不少。
古老的城墙依然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墙根下,却停了不少汽车,大部分还是北京的牌子。城墙在天幕下依然是那么苍凉,城楼上却多了些三五成群的快乐身影。这座城楼,不再像曾经那般寂寞。
记得有一次在书店碰到一个老外,他说特别想看看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后来,朋友带他去了川底下。回来后,他还是有些失望,因为那里的建筑虽然保存得不错,但整个村落多少有些商业化了。不敢说眼前的鸡鸣驿有一天会不会也经历那样的遭遇。但是此时,我希望把它们最原始的状态定格在我的镜头中。
了解到这座古驿站中有多座庙宇,庙宇的墙上遗有壁画,寻找壁画自然成了这次重温鸡鸣驿的主要目的之一。
另外,传闻城中有个驿城署,据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仓惶西逃,途中就曾与光绪帝住在这里。寻找这个院落,当然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丝毫有关上述地点的线索。艳阳正当头,已是饥肠辘辘时。西城门的边儿上居然有老乡招呼我们去吃“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炒的饭”,还能配土豆。呵呵,仍然以为这里是个比较闭塞的地方,又背了干粮,为了减负,决定还是吃自己带的。
西城楼边上,有位晒太阳的老人,不时打量我们。看我们拿报纸铺在地上,还向我们要了一张,一本正经地读起来。不一会,又凑过来跟我们拉话。老爷爷的普通话居然可以勉强听懂,他说他姓孟,已经九十岁了。孟爷爷从鸡鸣山讲起,说鸡鸣山比鸡鸣驿好玩,山上有好几座庙,赶上初一、十五,还经常会搞些民俗活动什么的。
我们问孟爷爷慈禧“行宫”和壁画的事,孟爷爷很欣然地答应带我们去看壁画,而对慈禧“行宫”却总是说“那没什么可看的”。
去的第一个庙是“地狱庙”。这里没人承包,也不收钱,是个废弃的院落。如果没人带着,肯定找不到这儿来。墙上是钟魁等人物形象。斑驳的土墙上有很多裂纹,给人的感觉和城墙一样。
之后又去了财神庙(壁画主题为比干和商纣王)。
龙王庙(壁画主题为东西南北中海龙王)。
白素贞庙(虽然没有壁画,但雕梁都是以白娘子的故事为主题的)。
泰山庙(壁画主题为云宵、琼宵、碧宵)。打开一扇门,吱嘎一声,光线斜射进来,笼罩的是一束漫舞的灰尘。
每进一个庙之前,孟爷爷都说,我跟他们说你们是学生,两人五块(据说如果不是学生就一个人五块的。)在这几个庙中果然见到了不少壁画,但是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据说很多都是文革期间遭到损坏的。
经过孔子庙时,本想进去。但孟爷爷死活不劝我们不要去,非说里头不好看。像他这把年纪的人,不听他的好像不尊重;可听了他的又不甘心。于是,我们决定付给他一些“导游费”一拍两散。当时好像先给了十五。(来之前查资料,曾有一条攻略说,游后给了刘大爷10元“导游费”,刘大爷眼中充满感激。)如今的孟爷爷并不买帐,倒和我们讲起了道理。他说,进那几个庙,他都跟乡亲说是学生,给个半价,没要学生证就为我们省了不少钱,所以应该再加一些。不想再和他磨嘴皮了,又加了五块,还想去找慈禧“行宫”。未果……,我的游程,我还是做不了主。
又一次登上城楼,阳光还是灿烂得一塌糊涂。又要赶五点来钟的车,只怕仍然无法在此一睹夕阳西下。古老的城楼,像一名伤痕累累的武士,却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那里……
(友情提示:如果有朋友去拍壁画,请不要忘记关闪光灯!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关键字: 普通话 泰山庙 海龙王 财神庙 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