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
北京印象
北京就像意大利的罗马,是外国人的必游之地。什么时候去,都看到满街的老外扎堆游走,提醒你这个城市的身份。其实今天的北京,早就没有了皇城气派,八国联军的洗劫终结了这座皇城优雅的过去,使它成为一片焦土,在这片焦土之上重新建立的城市,已经无处安置古老的灵魂了。新北京是拥挤繁华的,地安门也不过是一个名字,只有天坛公园里那些上百年的松柏还在静静地守着一些关于从前的故事。
在外国人看来,北京依然让他们惊叹,因为神秘东方的遗迹依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琉璃飞檐、深墙大院、笔直的椅子和硬邦邦的床榻,迥然不同与西方的奇特的文化。但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旅游手册上的圆点代表不了一个城市,那些被人瞻仰的赫赫有名的地方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没有生气的、文字意义上的传奇。我喜爱的北京不在这里,北京之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也不在这里,而在无数普普通通、静悄悄毫不喧闹的公园里,形形色色,带着鲜明北京性格生活着的北京人。这些漂亮的公园中,很少看到好奇的老外,忙碌的尼康摄像机,来自五湖四海的兴奋的农民兄弟,而只有古木悠悠的香味,飘散在优雅的小径上空,林子里住着一些快活的松鼠、虫子和鸟,无论刮风下雨,天天接待着提篮遛鸟,舞刀弄枪,嬉戏玩乐,拉着吱吱呀呀二胡不紧不慢的过着他们悠闲生活的北京百姓。城市和人一样,有打扮得光鲜亮丽给人展览的一面,也有关起门来“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吟”,自娱人生的一面。“观人于辑让,不如观人于游戏”,要了解一个人,一座城市,还有什么比他在游戏时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更有说服力呢?
在北海公园,人来人往的河岸大道上,一个六十多岁的魁梧老者,穿着圆领汗衫,宽大的裤子高高束在胸下,提着一只二尺长的大笔,蘸了碗里的水在青石板上写字。挺胸颔首,气定神闲,从右开始,自上而下从容游走,等写到一定篇幅,启首处的字已经风干,就从开始的地方重又写起。我这一生从未见过写得这么好的毛笔字,字字珠圆玉润,刚柔相济恰到好处,下笔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舒展流畅。刚刚写好的字在青石板上晶莹剔透,干净清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渐渐模糊直至剩下一个极淡的水印,而新写就的字如一串流畅的音符源源不断的在青石板上绽放出来,行行翻进。围观者眼随手走,不时发出阵阵感叹,那些清秀纷飞的水字,好像四月的樱花一样,绝尘美丽,又无比短命,在枝头匆匆一瞬,就飘零而下,优雅的死去。这位高人自顾自地写着,偶尔和身边一位看似弟子的中年人讲解一两句,围观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欣赏、赞叹、转身遗忘,他始终站在那块方寸之地执笔挥毫,从容不迫。
在天坛公园,气派的长长的游廊下面,几个衣衫破旧的中年人在一处通向园子的台阶之上,硕大的朱红廊柱下面摆开棋局厮杀。五月的北京正值春末,园子里风涛阵阵,那张纸做的破棋盘被吹得上下飞舞,上面的棋子像暴风雨中甲板上的水手,身不由己的飞斜出去,一会儿叠做罗汉,一会儿轰然而散,醉汉一般难以驾驭。虽然棋盘上压了几块石头坐镇,围观者也纷纷捐助出茶缸或书籍或自己的手支撑局面,但这棋依旧下十分辛苦。每下一步之后,大风将阵局搅乱,大家七手八脚搜寻散落的棋子复位,落子者苦思对策,一边大风又至,棋局再乱,再度忙复归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下的人全情投入,丝毫不觉得辛苦,看的人兴致勃勃,一点不觉得混乱。我心想,既然他们这么喜欢下象棋,为什么不买一副好一点的棋具呢?即便是塑料棋盘也好过现在吧,折叠的部分磨得几乎要断开,破损的边缘、褪了色的字迹,仿佛不慎被洗衣机洗过多次,脆薄得让人忧虑。再看那副棋,是塑料压制的空心象棋,轻飘飘毫无分量,既然常去室外,是不是买一幅稍稍有点重量的会比较好呢?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很快的在我脑子里转了一下,就湮灭了。因为这群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人身上,那股发自心底的快乐,使得世间一切物质上的满足相形失色,简直有禅宗物我两忘的真性光芒,从这些衣衫褴褛的、世俗的失败者身上发射出来。
这群棋迷的身后,是一处幽静的园林,高高的松柏矗立两旁,通向一片茂密的林地,有草地、石凳,碎石铺就的小路,窸嗦的落满黄叶的林子,羽毛漂亮不知名的大鸟从容散步其间。这里面,有练剑的,打拳的、遛鸟的、跳毽子的、吊嗓子的、小小的戏班、黄发苍苍的带着孙儿的老头老太,各自占领了一处地方逍遥的享受着。园子很大,这些人刚刚好添加了生气,并不觉得喧闹,静坐一旁,依然可以听到思想的声音。他们都穿得比较寒掺,居家的破旧衣服,灰灰的颜色,皱巴巴落满灰尘的鞋子,头发乱蓬蓬的没有打理的习惯。这些男人、女人、老人、中年人,没有一张是成功者志得意满的脸,昂扬进取的姿态,只是最最市井的普通人,与普通平凡中快乐着。那练剑的老头子有五六十岁了,头发几乎落光,脑门上的一片油光覆盖到脸上,红红的酒糟鼻子在一片湿漉中亮晶晶的闪烁,印着广告语的汗衫洗的变了形,领子垂到胸口,露出一大截红红的脖子和肉肉的胸脯,跟着师傅笨拙的移动双腿,一边忘记了手上的动作,不好意思地笑着,要师傅再演示一遍。那个拉二胡的男人和唱戏的女人,一坐一立,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排练,唱不久又停下来,拿出乐谱和笔记,探讨不足的地方,那种严肃认真的表情,我只在小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脸上看到过,不期然浮现在饱经世事的成年人脸上,有一种错愕遥远的感动。那个带着鸭舌帽的老人,佝偻的身体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和他的孙子展开一系列追逐、拥抱、寻找遗失图片的游戏,两个人大声咯咯笑着,忽而抱成一团,忽而蹒跚前行,嘴里发出不成句子的嗯嗯啊啊的声音。这样玩了一阵子后,孙子伤心地发现遥控汽车出了故障,不再听令前行了,老人就在石凳上坐了下来,把出了问题的汽车拿在手里鼓捣着,孩子紧紧贴着他站着,仰起的小脸上满是期待和崇拜,觉得有这样的爷爷真了不起。
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里,我都未曾见过这样普遍的、投入的生活场景,这就是北京让我喜欢的地方。普普通通的公园里,成百上千年的大树底下,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嬉戏玩耍,心安理得的大把花费掉即赚不到钱,也挣不到名的光阴,让追求效率、头脑发热的现代人觉得惋惜和不可理喻。可他们对于这游戏是认真的,人生本就是场游戏,热情地投入其中,从容的享受得失,执著于自己的选择,不是人生最大的哲学吗?于是北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的朴素的人、平实的尘埃一样的快乐生活,使它区别于华丽的上海、匆忙的广州,凝重的南京和苍茫的长安,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可称其为中国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北京印象
北京就像意大利的罗马,是外国人的必游之地。什么时候去,都看到满街的老外扎堆游走,提醒你这个城市的身份。其实今天的北京,早就没有了皇城气派,八国联军的洗劫终结了这座皇城优雅的过去,使它成为一片焦土,在这片焦土之上重新建立的城市,已经无处安置古老的灵魂了。新北京是拥挤繁华的,地安门也不过是一个名字,只有天坛公园里那些上百年的松柏还在静静地守着一些关于从前的故事。
在外国人看来,北京依然让他们惊叹,因为神秘东方的遗迹依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琉璃飞檐、深墙大院、笔直的椅子和硬邦邦的床榻,迥然不同与西方的奇特的文化。但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旅游手册上的圆点代表不了一个城市,那些被人瞻仰的赫赫有名的地方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没有生气的、文字意义上的传奇。我喜爱的北京不在这里,北京之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也不在这里,而在无数普普通通、静悄悄毫不喧闹的公园里,形形色色,带着鲜明北京性格生活着的北京人。这些漂亮的公园中,很少看到好奇的老外,忙碌的尼康摄像机,来自五湖四海的兴奋的农民兄弟,而只有古木悠悠的香味,飘散在优雅的小径上空,林子里住着一些快活的松鼠、虫子和鸟,无论刮风下雨,天天接待着提篮遛鸟,舞刀弄枪,嬉戏玩乐,拉着吱吱呀呀二胡不紧不慢的过着他们悠闲生活的北京百姓。城市和人一样,有打扮得光鲜亮丽给人展览的一面,也有关起门来“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吟”,自娱人生的一面。“观人于辑让,不如观人于游戏”,要了解一个人,一座城市,还有什么比他在游戏时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更有说服力呢?
在北海公园,人来人往的河岸大道上,一个六十多岁的魁梧老者,穿着圆领汗衫,宽大的裤子高高束在胸下,提着一只二尺长的大笔,蘸了碗里的水在青石板上写字。挺胸颔首,气定神闲,从右开始,自上而下从容游走,等写到一定篇幅,启首处的字已经风干,就从开始的地方重又写起。我这一生从未见过写得这么好的毛笔字,字字珠圆玉润,刚柔相济恰到好处,下笔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舒展流畅。刚刚写好的字在青石板上晶莹剔透,干净清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渐渐模糊直至剩下一个极淡的水印,而新写就的字如一串流畅的音符源源不断的在青石板上绽放出来,行行翻进。围观者眼随手走,不时发出阵阵感叹,那些清秀纷飞的水字,好像四月的樱花一样,绝尘美丽,又无比短命,在枝头匆匆一瞬,就飘零而下,优雅的死去。这位高人自顾自地写着,偶尔和身边一位看似弟子的中年人讲解一两句,围观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欣赏、赞叹、转身遗忘,他始终站在那块方寸之地执笔挥毫,从容不迫。
在天坛公园,气派的长长的游廊下面,几个衣衫破旧的中年人在一处通向园子的台阶之上,硕大的朱红廊柱下面摆开棋局厮杀。五月的北京正值春末,园子里风涛阵阵,那张纸做的破棋盘被吹得上下飞舞,上面的棋子像暴风雨中甲板上的水手,身不由己的飞斜出去,一会儿叠做罗汉,一会儿轰然而散,醉汉一般难以驾驭。虽然棋盘上压了几块石头坐镇,围观者也纷纷捐助出茶缸或书籍或自己的手支撑局面,但这棋依旧下十分辛苦。每下一步之后,大风将阵局搅乱,大家七手八脚搜寻散落的棋子复位,落子者苦思对策,一边大风又至,棋局再乱,再度忙复归位,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下的人全情投入,丝毫不觉得辛苦,看的人兴致勃勃,一点不觉得混乱。我心想,既然他们这么喜欢下象棋,为什么不买一副好一点的棋具呢?即便是塑料棋盘也好过现在吧,折叠的部分磨得几乎要断开,破损的边缘、褪了色的字迹,仿佛不慎被洗衣机洗过多次,脆薄得让人忧虑。再看那副棋,是塑料压制的空心象棋,轻飘飘毫无分量,既然常去室外,是不是买一幅稍稍有点重量的会比较好呢?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很快的在我脑子里转了一下,就湮灭了。因为这群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人身上,那股发自心底的快乐,使得世间一切物质上的满足相形失色,简直有禅宗物我两忘的真性光芒,从这些衣衫褴褛的、世俗的失败者身上发射出来。
这群棋迷的身后,是一处幽静的园林,高高的松柏矗立两旁,通向一片茂密的林地,有草地、石凳,碎石铺就的小路,窸嗦的落满黄叶的林子,羽毛漂亮不知名的大鸟从容散步其间。这里面,有练剑的,打拳的、遛鸟的、跳毽子的、吊嗓子的、小小的戏班、黄发苍苍的带着孙儿的老头老太,各自占领了一处地方逍遥的享受着。园子很大,这些人刚刚好添加了生气,并不觉得喧闹,静坐一旁,依然可以听到思想的声音。他们都穿得比较寒掺,居家的破旧衣服,灰灰的颜色,皱巴巴落满灰尘的鞋子,头发乱蓬蓬的没有打理的习惯。这些男人、女人、老人、中年人,没有一张是成功者志得意满的脸,昂扬进取的姿态,只是最最市井的普通人,与普通平凡中快乐着。那练剑的老头子有五六十岁了,头发几乎落光,脑门上的一片油光覆盖到脸上,红红的酒糟鼻子在一片湿漉中亮晶晶的闪烁,印着广告语的汗衫洗的变了形,领子垂到胸口,露出一大截红红的脖子和肉肉的胸脯,跟着师傅笨拙的移动双腿,一边忘记了手上的动作,不好意思地笑着,要师傅再演示一遍。那个拉二胡的男人和唱戏的女人,一坐一立,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排练,唱不久又停下来,拿出乐谱和笔记,探讨不足的地方,那种严肃认真的表情,我只在小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脸上看到过,不期然浮现在饱经世事的成年人脸上,有一种错愕遥远的感动。那个带着鸭舌帽的老人,佝偻的身体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和他的孙子展开一系列追逐、拥抱、寻找遗失图片的游戏,两个人大声咯咯笑着,忽而抱成一团,忽而蹒跚前行,嘴里发出不成句子的嗯嗯啊啊的声音。这样玩了一阵子后,孙子伤心地发现遥控汽车出了故障,不再听令前行了,老人就在石凳上坐了下来,把出了问题的汽车拿在手里鼓捣着,孩子紧紧贴着他站着,仰起的小脸上满是期待和崇拜,觉得有这样的爷爷真了不起。
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里,我都未曾见过这样普遍的、投入的生活场景,这就是北京让我喜欢的地方。普普通通的公园里,成百上千年的大树底下,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嬉戏玩耍,心安理得的大把花费掉即赚不到钱,也挣不到名的光阴,让追求效率、头脑发热的现代人觉得惋惜和不可理喻。可他们对于这游戏是认真的,人生本就是场游戏,热情地投入其中,从容的享受得失,执著于自己的选择,不是人生最大的哲学吗?于是北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它的朴素的人、平实的尘埃一样的快乐生活,使它区别于华丽的上海、匆忙的广州,凝重的南京和苍茫的长安,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可称其为中国的东西,就是这样的。
关键字: 北京人 天坛公园 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