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庙
北镇庙是北镇医巫闾山的镇山庙,是国家级重点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五大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即公元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自隋以来,唐、辽、元、金、明、清历朝多次进行维修扩建,现在所见的雄伟古建筑群,基本上是明清建筑。北镇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78米,占地面积49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庙殿七重,从前至后分别是山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衣殿、寝宫。在神马殿与御香殿之间为钟、鼓二楼。山门前有石牌坊一座,于1973年毁于一场暴风,1993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维修,修复后的牌坊充分体现了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有的构件,得到了国家及省市专家的好评。石坊前后四角有石狮子四个,从东数分别为喜、怒、哀、乐四种形态,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其雕工精湛,栩栩如生。据说:其东西相对的两座石狮,站在任何一座前蒙上眼睛,去摸另一只,如果能摸到,那你就是有福之人。山门正中门额上写有“北镇庙三个大字,传说是明代宰相严蒿所书。进山门内以后,首先看到的是神马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原殿内有泥塑神马两匹,马童两位,现已无存。殿内东侧有光绪十八年所立的敕修北镇庙记事石碑一座。西侧有碑首、碑座各一,原来此碑为一无字碑。相传,清光绪十八年,奉军统领高州镇总兵左宝贵带兵出征高丽路经北镇庙,发现北镇庙坍塌渗漏严重,于是就对山神许愿,如能得胜归来,定为山神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果然,左宝贵得胜而归,于是就上书朝廷,说明了北镇医巫闾山之神如何灵验及山神庙的破损情况。皇帝很高兴,命工兵管带马小昌带500工兵,重修北镇庙。马小昌开始还能尽职尽责,后期起了贪念,把原来的大殿七间改为五间,山门五间改成三间以中饱私囊,并准备为自已树碑立传,碑做完后还没刻上字就被朝廷发现,在山门外斩首示众。因而这块无字碑却记下了他贪赃枉法的史实。可惜,这块无字碑的碑身在修北镇万紫山革命烈士纪念塔时,因塔后身缺少一块题词石碑,某位名人说:“北镇庙有块碑,上面一个字也没有,正好用上。于是这块碑就被用在纪念塔上了。走出神马殿,东西两侧为钟、鼓二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称“晨钟暮鼓,即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皇帝若来祭祀时则钟鼓齐鸣。现钟楼上悬挂有铁钟一口,为光绪16年(公元1890年)所铸。庙内共有元、明、清各种祭祀,重修纪事,游山诗碑56甬,其中元代碑11甬,明碑15甬,清碑30甬,可称之为一个专题性的碑林,因此老百姓又称北镇庙为“碑子庙,这些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御香殿西侧有一御碑,为元代大德二年“圣诏之碑。碑文:上元眷命皇帝圣旨,五代以降九州皆有镇山,所以阜民生安地德也,五岳四渎先朝已尝加封,唯五镇之祀未举。殆非敬恭神明之义,其加:东镇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南镇会稽山为昭德顺应王;西镇吴山为成德永靖王;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仍敕有司,岁时与岳渎同祀,著为定式,兹诏示想宜知。大德二年二月。据考,东镇沂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临朐县境内;南镇会稽山位于浙江省中部绍兴县境内;西镇吴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南;中镇霍山位于山西省霍州市,洪洞之间,其余东、西、南、中镇的镇山庙都已不复存在,唯有北镇庙仍雄姿犹存,气势雄伟壮观,这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一完美的古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华。这些碑都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老百姓都叫王八驮石碑。其实不然,碑座的名字叫“
关键字: 临朐县 会稽山 医巫闾山 古建筑 纪念塔 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