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喀什,除了可以在艾提尕尔清真寺了解维族风情,另外一个了解喀什魅力的就是喀什的老城了。 喀什市区的中心是一片有着2000年历史的老城。光是这个数字就透着沧桑、透着神秘,也透着无穷的诱惑。 不知为什么,喀什并没有一张像样的地图。从手中一张粗略的喀什地图上看,从艾提尕尔清真寺周围向东扩展,跨过解放北路,一直到喀什东北角的国际大巴扎,全是老城区的范围。 清晨,我们从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的吾斯塘博依巷开始老城之旅。 从色满路就直接可以进入小巷了。小巷的两旁的房子全是土黄色的,但细看还是有差别:有用黄色的烧制后的砖建的,一看就是新翻修的;但更多的是用最简单的土坯砖搭建,外面再糊上一层泥就是墙壁了。不过纵横交错的小巷中虽然房屋的色彩单调,但各家各户的门却色彩鲜艳,各不相同。老城还有一种独特的路标:如果地上的砖是六角形的,则说明小巷是通路;如果是长方形的,则表示前方不通,是条死胡同。
继续向前走,两边的商铺渐渐多了起来。先是些卖吃食的,有新疆的标志性主食馕,有各种蔬菜水果的摊子,也有牛羊肉的摊子。空气中迷漫着烤馕的香味以及牛羊肉特有的膻味儿。
太阳渐渐升了起来,我们也越来越接近艾提尕尔清真寺了,这时的吾斯塘博依巷开始热闹起来了。老远就能听到各种高高低低的声音:有敲打金属的声音、有锯木头的声音、有钻子的声音、有各种乐器的声音。这条小巷的独特之所在,就是这里聚集了众多的手工匠作坊,有做各种铜壶铝盆的金属加工作坊,有做工艺品的木器作坊,有做新疆特有的冬不拉、热瓦普、都达尔的乐器行,各种各样的材料,各种各样的工艺,成就了这条街上各种各样的叮叮当当叮叮咚咚的声音。
工匠们全都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并不为我们的驻足观看而分心。很想买点儿什么纪念品,可惜铜壶太大,铝盆似乎没什么用场,乐器也不会弹,最终在工艺品店里买了几把英吉沙的小刀准备送人。在工艺品店门口还挂着好多可爱的小玩意儿,有做馕时在上面扎孔用的模具,有木质陀螺,还有擀面杖等等。不过在这些小玩意儿里发现了二样新奇的东西,一个是有些类似抽烟用的烟斗的小玩意儿,一个是粗粗的木头圆柱体的大家伙。琢磨半天,也没琢磨出来,一问才知道差点儿闹了大笑话。木头圆柱体是枕头,而烟斗样的东西竟然是小便器,怎么用,您自己琢磨吧。
从吾斯塘博依巷出来,穿过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前的广场,越过解放北路,就进入了另外一片老城区。这里有条街巷叫恰萨巷,是喀什最古老的街巷。进来就发现这片老城里的小巷弯弯曲曲,而且枝杈极多,就好似一块被打破的玻璃上的裂纹,无法预测这条小巷会将自己引向什么方向。开始我们还想照着某个既定的方向,但很快就放弃了。让自己随性地穿行于布局凌乱的街巷看来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土黄色的地,土黄色的墙,土黄色的房屋,好像一切都是土黄色的。但在这土黄色的世界里,却点缀着一扇扇色彩艳丽的大门。大门有的紧闭,有的半开。紧闭时,可以看到门上有许多小牌子,什么光荣户,什么房屋出租户,但更多的是一块蓝色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喀什市低保户”。看来居住在这里的多是较为贫困的居民。不过这些低保户却似乎并不颓丧,从半开着的鲜艳的大门往里看,总能看到一块同样色彩鲜艳的布帘挂在门口,这大概类似北京四合院中的影壁,起到一个保护隐私的作用。撩开门帘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庭里都种着葡萄,土墙上也都摆放着各种花呀草的,生机盎然。小巷有时还会有个过街楼骑跨在上空,虽然墙皮都脱落了,但窗帘仍然还是老城独特的艳丽的色彩。后来了解到当大门紧闭时,说明这家的丈夫不在家,请不要来打扰;当大门半开时,说明这家的男主人在家,可以来访;而如果大门洞开,那就是这家有贵客临门,里面一定是热闹非凡的了。
更加生机勃勃的是居住在这里的孩子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所有的孩子们见到我们,都会先hello一声,然后就运用所有的肢体语言想方设法让我们明白:他们想让我们给他们照相。照过之后还会要求看看自己的照片,看过之后会呷呷笑着招呼自己的伙伴也来照相。就这样能从一个小朋友呼朋唤友地招来一大帮。看着他们看到照片中的自己时露出的笑容,我们也非常愉快地满足着他们小小的愿望。有个小朋友特别有意思,看到自己的影像后甚至撅起嘴,在相机的显示屏上“叭”地亲了自己一口,显示屏上立刻变得湿乎乎的,不知道是他的鼻涕还是眼泪了。
走在小巷里,时常会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好像我正走在中世纪某个中亚国家的小巷之中:耀眼的午后的阳光投撒在历尽沧桑的斑驳的墙壁上,投撒在斑驳的但仍然色彩鲜艳的大门上,投撒在行走在小巷中蒙着面纱的女人的身上,也投撒在悠闲地晒着太阳闲聊着的人们的身上。宁静、闲散、悠然、和谐。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