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就是猎人的鹰。在新疆许多少数民族都有驯养猎鹰的传统,尤其是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牧民,他们驯养猎鹰有很久的历史。特别是在牧区,过去靠一只猎鹰在冬季所猎之物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
鹰可以分为俗称为老鹰的鹰和鹞子的隼,欧洲人所养的大多是隼,而新疆的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牧民一般养的都是鹰。鹰不仅是迅猛、强悍的象征,也是养鹰者的一种身份的象征。鹰是一种凶猛而灵敏的动物,要想捉住并驯服它,非得有一套适用的方法。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猎手都有一套独特而有趣的驯养方法,使鹰成为猎人的最好帮手。
获取鹰是一件苦差事,猎人们一般在10月底,带上干粮,穿上厚重的皮衣皮裤,骑马进到深山老林中,然后在山里守着山鹰出没的山洞,布下网、夹子、套子等工具捕捉大鹰,也许十天半个月都捕捉不到一只鹰。幸运的话是在山中掏来雏鹰,雏鹰比较好驯化,关在笼里喂养一段时间,就容易与人亲近。驯养出一只好猎鹰,需要猎人投入大量的心血,尤其是成鹰,驯养方法虽然很严格,却符合科学道理,所以猎人们的成功率很高。
驯鹰的第一步首先是打掉它的威风,在一根木棍的两头系上绳子,让鹰站在木棍上,拉绳子来回摇晃木棍,直到把鹰摇晕倒地,往鹰头上浇凉水,鹰苏醒后再摇。开始只给鹰饮盐水或是茶水,而不给食物。原来威风凛凛的鹰,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折磨”之后,变得有气无力,这时的鹰很容易被驯化。下一步开始喂食,驯鹰人员喂食时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子上,与鹰保持一定距离,已被饿得快发疯的鹰,见了肉就会不顾一切去叼,不过每次都不能给鹰吃饱,始终让鹰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才容易驯服。用这种方法直到鹰飞起来,又飞到驯鹰员的手臂上叼肉吃,说明已驯化得差不多了,然后开始进行在室外的训练。驯鹰的时候还要让鹰感受到主人的气味,主人要将自己的唾液涂在喂鹰的肉上,为了驯化鹰,多数人都把鹰关在房子里每天要在人多的地方放风几小时。此外还要对鹰进行爱抚,抚摸鹰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鹰像孩子一样。
在室外驯鹰时,先要把鹰尾部掌握平衡和升降的羽毛绑起来,使鹰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等这种训练差不多时,就可以把尾部的羽毛松绑,但要在鹰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像放风筝似的让鹰去捕捉现成“猎物”,等熟练之后,可以松手但还不能将绳子取掉,即使鹰开溜,绳子吊在空中,骑马很容易追回来。
在正式放鹰捕猎时,给鹰既不能喂得过饱,也不能喂得过少,否则会影响鹰捕捉猎物的积极性。喂食适量才能使鹰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鹰每天能吃掉半公斤的肉,捕捉野鸡、兔子、狐狸是拿手好戏,厉害的时候还能抓住狼。一只鹰一般可以驯养二十年,有的人把鹰养了三十年。
在阿合奇县的库兰萨日克乡,当地人称之为“鹰之乡”。冬季,强悍的柯尔克孜族猎手骑着矫健的骏马,带着他们的“空军”猎鹰和“陆军”猎犬,捕捉黄羊、野兔、狐狸等猎物,每次出征总是满载而归。随着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牧民再也不用靠猎鹰捕猎来维持生活了。现在国家已明令禁止牧民捕鹰。驯养猎鹰必须到县里领取许可证,驯养猎鹰每年要花费500多元,现在牧民们养鹰主要是为了不让祖传的驯鹰技术失传。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