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因为有了老城,有了老城的文化、老城的历史、老城的底蕴,既有了文物价值,又有了观赏价值,深厚的维吾尔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俗景观,使喀什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觉得在喀什不到老城,等于没有到喀什。老城是喀什的心脏,小巷是喀什的神经,老街与小巷都是喀什最有魅力最具灵性最具维吾尔生活气息的地方。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恰萨路和阿热亚路,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恰萨”的最古老的居民区。喀什噶尔在唐代称为“伽师”,伽师——恰萨——喀什,其实不过是同音异译。喀什的老城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式延伸,目前只保留了艾提尕尔广场前的恰萨区和艾提尕尔清真寺后面的吾斯唐博依街区。老城分大街和小巷,大街一般是由临街的店铺组成,小巷是居民住宅。恰萨老城区内,基本为17世纪前的街区形态,不少建筑的修筑年代已逾400年。
吾斯唐博依以老街两旁不起眼的泥巴作坊而出名,这里会聚着喀什最有名气技艺最高超的手工艺人。每一家作坊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每一件手工制品都蕴藏着艺人们关于生活关于快乐的故事。艺人们用简单的工具,灵巧的双手,打造出最精巧最别致手工制品;狭小的铺面,却最大限度地展示各式各样的精美工艺,足可让你眼花缭乱。首饰、帽子、都他尔、摇床、铜壶、套鞋……每一件都承载着维吾尔人特有的聪明与智慧,张扬着维吾尔最具特色的魅力;哪一样都无法让你不细细品味。
吾斯唐博依在手工作坊的敲击声和小贩的叫卖声汇出的交响乐中传承着喀什噶尔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从市中心大巴扎街区转向恰萨区,再进入小巷时,一种不可知的兴奋包围着你,徜徉在这些古巷中,仿佛跨越时空走进了中世纪的《一千零一夜》,随处可见迷宫似的街巷、形态各异的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风格不一的清真寺,令人眼睛一亮,碰上做祷告,更让小巷拥有特殊的气氛。二十八条迷宫式街巷纵横交错,朴实无华的土坯房屋鳞次栉比,建筑构成灵活多变,空中楼阁是老喀什人生存的一个创举,街巷布局曲径通幽,蜿蜒而行,令人流连忘返。民居屋之间错落有致的小巷幽深而四通八达。为了识别方向和区分死胡同,人们把巷内的地砖形状加以规定,凡是铺六角形地砖的,就是能够通向老城外面的路。而铺长方形地砖的巷子就是走不通的死胡同。每每去喀什,只要有空我就到小巷里溜达,这里的旅游者少有大胆深入老城的,在幽深的街巷中,我显得特别扎眼,不时引起人们异样的目光。走着走着不知道自己是迷失在斑驳的历史里,还是迷失在清晰的现实中。
在老街一般看不到男人,男人们一大早就去城里工作或做生意去了,留下面容和善的妇女和安坐在自家门口神态安详的老人,活泼可爱的孩子冲着游客“哈罗”。一条条小巷,将这些无数的老木门如线装书一般穿连起来,那曲里拐弯儿的小巷,仿佛走进一部厚厚的生活长卷,以及那一幢幢外粗内秀的维吾尔族民居,无一不透出。敞开或半掩的院门都挂着类似门帘的艾德莱斯绸,屏蔽不了门里的闲适、快乐的气氛。小巷歪歪扭扭的曲线折射出历经岁月风雨的老城风貌,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传递出莫名的神秘气息。纵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仿佛还只是那些丝绸古道上疲惫的商旅的落脚点而已,这里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现代文明在老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两个世界。而中午放学时,小巷弥漫着孩子们的喧嚣,为家中打水的孩子,采用喀什古老的运水方式,独轮木轴上挂水桶,一个人就能不怎么费力地把一大桶水推回家。
小巷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是满足的,在恪守千年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从容地面对现代生活的冲击。走出小巷是去追求现代文明和明天的理想;走进小巷是在追寻历史的古朴和昨天,追寻人与人、邻里间的亲善和睦。
如果有当地人陪同,可以去维吾尔族人家拜访,最好买些砖茶、方块糖。主人会端上馕、馓子、油果子、干果以及瓜、葡萄、杏子、桃子、石榴、无花果等果品,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朋友自远方来,男主人会操起热瓦甫或吉他,女主人手舞足蹈地把裙子转成了一朵花,你可以尽情地与主人一起跳。品着新疆美食、看着新疆歌舞、享受着新疆热情,你若不加入这欢乐中,只能吃撑自己的肚子拍红自己的手掌。如果主人展示他们的手工艺制品时,你买上几样留念,他们会很高兴的。
有学者称,喀什的老城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比较全面、完整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具有鲜明风格的生活文化遗迹。也有人曾将喀什老城的小巷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并称为最典型、最具民族文化气息的中国人居环境。但喀什老城的粗犷与古朴以及那种西域特有的悠远而恬静的氛围,却是独一无二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剧增,老城区不堪重负,楼上楼、搭建房一窝蜂似的出现,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不由得令人为老城的命运担忧。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