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谁解禅意
在美丽的、清清的拉萨河(藏语称吉曲)畔,千余年的大昭寺依旧威严耸立。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寺院。金称羊土幻显殿。位于西藏拉萨市区,座东向西。建于7世纪中叶。相传由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后联姻的尼泊尔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据藏文史籍记述,寺内原供奉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8世纪前半期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将其移置于小昭寺,而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像)迎至该寺供养。因“昭”为藏语音译,意为佛,故称大昭寺,即供奉大佛的神殿。
寺内建筑为木石结构,高4层。殿顶为藏式金顶和法轮。释迦牟尼(觉卧)佛像供奉于主殿中央,两廓殿堂供奉松赞干布与尺尊、文成公主塑像及其他佛像。四周走廓壁画琳琅满目,有佛教故事、人物事迹、密宗坛城及建寺经过等多种内容,主殿二、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半圆塑雕。全寺建筑以藏式为主,兼具唐代建筑风格,并有尼泊尔和印度的某些建筑艺术特色。
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唐长庆三年(823),以藏汉文镌刻碑文,后映了藏汉两民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至今仍然完好。唐柳在唐蕃会盟碑南侧,相传为文成公主手植,也称公主柳。立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劝人恤的痘碑,在唐蕃会盟碑和唐柳之间,汉藏两体文字已漫漶难以辨认。
寺内保存有唐代乐器及相传为文成公主使用过的石制盥洗用具等文物。明代中官杨英、袁琦等人入藏所立石碑,在正殿大弥勒佛像后,字迹多不可辨认,立碑年代约在永乐至宣德年间。
明永乐七年(1409),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发起大祈愿法会,此后每年藏历正月聚集数以万计的僧人在寺前诵经。乾隆五十八年,清廷颁赐金瓶,以掣答方式确定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其仪式亦在本寺觉卧佛像前举行
观光游览中,心中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涩,就象品尝藏茶一样,回味无穷。
去大昭寺之前,去茶馆品品茶。
大昭寺,藏民灵魂的寄托,信仰的归宿。虽然他的建筑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宏伟,但他的建筑风格还是很有特色的!
西藏天似乎永远是湛蓝湛蓝的,大昭寺处处彰显藏传佛的精美设计
大昭寺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更体现了设计者的聪慧才智
大昭寺处处金碧辉煌
大昭寺气势磅薄,壮丽雄伟,犹如在传说中的天宫里漫步,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我仰望苍穹,轻轻叩问上苍,祈求传递天籁的圣音!
前来朝拜的僧人、信仰者络绎不绝。
在八角街,外国游客对藏传佛教的饰品也很感兴趣。
大昭寺里香火缭绕,处处弥漫着酥油灯的刺鼻的气味,使其更加神秘。
老外对朝拜者似乎有些疑惑不解
据说这个朝拜者要拜1w次之多
晚上就地而卧,可见其虔诚之极。
“我磕长头匍匐在圣殿前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些蓬头垢面的朝拜者伏匍在大殿前光溜溜的地上,伸展肢体,投地而拜,好似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和解脱。
即将离开大昭寺了,西藏之路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留恋和思考。大昭寺再见了,我还会再来的。
关键字: 唐蕃会盟碑 大昭寺 尼泊尔 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