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西藏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建筑在拉萨西北部的红山之上,“布达拉”是藏语“普陀”之意,布达拉宫也就是指观音菩萨的居所。最开始也就是公元七世纪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依据山势修建了它,但在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布达拉宫也大部分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扩建,而且由原来的9层变为了重建后的13层。它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即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东西长360米,主楼高117米,看上去甚是宏伟壮观。
要进入布达拉宫,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和机场安检差不多,随身物品全部要过监测器,打火机一律没收。因其内部以木结构为主,1984年时还曾因电线老化局部失火,国家为了维修、维护布达拉宫也先后斥资达几亿元,内藏的文物、珍宝众多,所以这安全防范工作绝不马虎,同行的几位吸烟的男士只好乖乖的将打火机上交。
沿着“之”字形的石阶曲折向上,虽然是在拉萨市内,但3700多米的海拔使得行动已与爬山无异,这时切忌快走,同行中一人就因怕掉队紧赶了几步,结果大家又多陪她休息了20分钟。你可以加大步幅,放慢频率,感觉会好得多。
巨幅的帷幔垂下,神的殿堂只需仰望。
走进这道帷幔,真正走入了布达拉宫。穿行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之内,你可能觉得它不似紫禁城的布局宽敞,而是较为紧凑,通道略显狭窄。特别是楼梯,不知是否因为山的缘故,还是其他的原因,都是与地面差不多成60度的夹角,上楼绝对可以手脚并用,下楼更要弯腰低头加倍小心。天天如此,活佛喇嘛们也真是辛苦。你也可能觉得不比西方宫廷的金碧辉煌,藏式建筑大都窗小,房间内的采光会受到一些影响,加之常年点着酥油灯,会影响到建筑、佛像的光洁,但这些都无法取代它在藏传佛教中的神圣地位,也无法掩盖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芒,绝对值得一游。有人曾毫不夸张地讲,在布达拉宫中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在一些大殿的地面上就镶有珍贵的天珠石、绿松石,而殿中的佛像、灵塔上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
铜质镀金密集金刚坛城,高1.4米,宽3.6米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塔身耗黄金18870两
红宫中共有灵塔8座,其中(上图)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灵塔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五世达赖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据说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塔瓶内安放五世达赖喇嘛法体,并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和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牙齿等稀世珍宝。
金顶群从东至西分别由九世,八世,主供佛殿,七世,十世,五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七座金顶组成。
游览完毕走出白宫,隐约听到有歌声,慢慢走近,发现是一群藏族姑娘在修葺布达拉宫的宫墙,原来这是藏族青年在“打阿嘎”。“阿嘎”是西藏独有的一种粘土,是建筑铺设地面和屋顶最好的建筑材料。用工具长时间敲打使之光滑的过程,就是打阿嘎。被夯实的“阿嘎土”地面非常坚实,大殿内就是这样的。姑娘们在有节奏的敲打着宫墙的顶部,劳动号子的声音是如此整齐悦耳。
游览注意:目前布达拉宫的门票实行限额制,每天最多卖2300张票,大多被旅行社提前预订,个人游览可能买不到当天的票。布达拉宫中禁止拍照、摄像。
关键字: 布达拉宫 格鲁派 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