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西藏-2007年初秋阿里小北线及珠峰游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眨眼间,十五天过去了,同样在三万英尺高的机舱中,同样的我,同样的大龙在旁边,飞机却奔往相反方向,踏上归程。
我常常在想,旅行对我意味着什么。坦白地讲,最后一天在青藏列车上,当众人为窗前接连掠过的唐古拉山连绵巨大的雪峰而欢呼雀跃时,我却出奇地冷静,冷静得连我自己都奇怪。多年的驴行经验告诉我,"i'm home sick."也许十五天就是我的审美疲劳临界点。
这次出行,除却近两千张数码照片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沿路所见所闻带给我的思想与经历,使我不至井底观天。一方水土一方人,原来截然不同的环境与成长背景,也可以有同样精彩的人生。人生不可能如神农尝遍百草般经历种种,但旅行恰可以让你浅尝百味人生,点到即止,此莫不人生一大快事?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外,越艰苦旅行越能磨砺人意志。一路上,高原反应,夜宿兵营,苦候珠峰等等一幕幕经历无不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耐心与意志,厚实着行者的修为。所有的磨砺,于我而言,价值连城。
期待着下一站旅行,尚不知何地,也许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与额济纳旗,也许是东非肯尼亚的热带草原。但无论如何,行走是不会停止的,正如人生的挑战与惊喜总会接踵而来。
谨以此文献给家人,同行的大龙,邓姨,阿峻,洛桑,以及沿途遇到的知名或不知名的朋友。以《行者西藏》为题,是为了纪念我挚爱的一本同名书,在拉萨丢失了。
愿藏地乐土永存!
本次路线如下:
第1天:广州-拉萨
第2天:拉萨-曰喀则-拉孜
第3天:拉孜-桑桑-22道班-萨嘎
第4天:萨嘎-帕羊-圣湖-神山(大金)
第5天:神山(大金)-扎达
第6天:扎达-那木加乡-狮泉河
第7天:狮泉河-日土-班公错
第8天:班公错-日土-扎普村-盐湖乡(擦咔)
第9天:擦咔-文布当桑-物玛乡-改则
第10天:改则-措勤-萨嘎
第11天:萨嘎-老定日-珠峰大本营(绒布寺)
第12天:珠峰大本营-老定曰-新定日-日喀则
第13天:日喀则-拉萨
第14,15天:拉萨-(青藏铁路)西宁-广州
第1天:广州-拉萨
2007年8月27日凌晨五点二十分,广州街头。
一个人坐在路边等大龙开车来接赶七点十分的飞机,身心都极清爽!终于可以又开始过十几天没有e-mail,没有电话会议的自由旅行日子啦!
在藏语中,"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就是神的土地,也是这一刻我要飞往的目的地。
三万英尺的高空中,云端之上的茫茫雪峰仿如久违的老友,亲切地向我呼唤。一眼三年,到底我还是实现了当初的誓言,三年后又重新踏上了这片神奇的世界之巅。飞机上鸟瞰雪域高原大地,心中突然像被重重地拍打了一下,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大自然的震撼令我无法不为之动容.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角度,但这种感觉,在我疲于奔命的出差途中却是从未感受过的。
路在脚下,路其实在心中。
阿峻作为先遣部队已经提早两天到达拉萨,而且已经把车和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旅伴找到了。电话里他说,他在吉日,八朗学和东措都发了帖子,留了我俩的电话。结果一个小时之内就有人“自投罗网”来应征了,是一个快六十的大妈。完事后,他就匆匆坐当地的班车赶往没有手机信号的热振寺住了一夜,害得我人还在广州就接了一天应征电话,都是要加入我们的。我只能说抱歉车子已经满员了。
第2天:拉萨-曰喀则-拉孜
没有豪华车队,没有卫星导航,同行四人,加上司机藏人洛桑,五条老枪加上一匹丰田4500,接下来十几天我们就像“拴在一根绳上的蚱蜢”相依为命了。
为赶时间没走经江孜/羊湖的老路,从新路直奔曰喀则。三年前gigi在走老路途中高原反应发高烧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而这次入藏我的高原反应跟上次也不一样。看来高原反应不止每人不同,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也不同。
整天都在跟高原反应战斗,头痈欲裂!肠胃也跟着翻江倒海,实在顶不住就只能来一片"加合百服宁",半小时内马上见效.没办法,谁叫自己安排行程这么紧,没能在拉萨多呆几天调整适应.从拉萨到日土1600公里,海拔会逐步升高,这才刚开始呢。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一次的擦肩. ”
无法解释为何这五人的生命轨迹中会有这样一次交集,直觉告诉我佛祖这一次不经意的安排注定会带给我们人生中无法拭去的惊喜.大龙是在我发出"即使一个人也要走阿里"的豪言壮语鼓惑下毅然决定同行。阿峻是揭了我在携程帖子加入的,一脸黝黑憨厚,为此番二次进藏作了充分的功课,.整个途中一直怀惴一叠厚厚的地图与资料,是我们的领队,财务,兼导游.最后,还有特立独行的邓姨。
从事出版社美术编缉工作的邓姨今年已近耳顺之年,却是一个资深的"老驴友".国内一般人说得出口的景点都曾有过她驴行足迹.此次入藏原来只打算是陪家人休闲地逛完拉萨就班师回广州的,但那天在吉日偶然发现阿峻"三缺一往阿里"的帖子,登时老血沸腾,体内"驴"的基因让她无法拒绝这份诱惑.用她自己的话讲,川藏/滇藏/尼藏/青藏线她都走过了,阿里成了她在西藏唯一未圆的梦。因为她的年纪,家里人都强烈反对她往阿里,但她还是执意加入了我们这一帮与她儿子一般年纪的小驴行列,一同追逐那神山圣湖的梦想。从年龄上看,她跟我们是完全不在一个年代的人,但从心态上,我甚至觉得她比起我们还更年轻,玩心比我们还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性格坚强,独立,韧性十足,背包从不让我们帮忙提。旅途中,面对奇景的激动,面对艰苦的坦然,面对挑战的执着,比起我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不知道有一股什么样的力量一直在支撑着她的身躯。她常说:“我热爱旅行,是因为旅行经历使我变得很富有。”
第3天:拉孜-桑桑-22道班-萨嘎
萨迦县的萨迦寺是藏传佛教"红黄花白"四大教派中花教的创始寺院,因现存大量的唐卡,壁画和经卷而被誉为"第二敦煌"。我们到达参观时正巧碰上寺院装修,数十个藏族工人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唱着"打嘎歌",边唱边跳,简直就是一场充满艺术感的歌舞。只见他们非常有节奏地用特制的杵敲打着地面,土被一层一层地驽实,最后会形成铁一般坚实的地面。这个千百年前就使用的传统施工方法至今仍被顽强地传承着,特别是在西藏神圣的寺院修建过程中至今都还被一律坚持沿用。前两年布达拉宫重建中也同样沿用这一传统方法。凝望这群工人脸上灿烂的笑容和虔诚的目光,我丝亳感觉不到日复一日的艰苦施工给他们带来的劳累,看得出来,他们是为自己的信仰而劳作,再累,对于他们来说,也许都是欢愉的。
西藏藏民之纯朴,有人说,他们心里想什么,从他们的眼睛就能读出来。我碰到了一件小事,那天下车拍照,一位衣衫褴褛的藏族老人一直在盯着我看,当我拍完照打算上车时,老人喊住我,用手指指着我,我本能地感觉他要找我讨东西,一想身上什么也没有,便以最快速度转身上车关门。老人居然快步追上来,拍着车门,我正纳闷他如此执着之际,老人弯下腰,捡起来一本书,把书塞进车窗缝隙递给了我,我一看,原来正是我的书,可能是我开车门时不小心掉下去的。我还没来得及多谢老人,车子已经加油离开了……剩下我看着书发呆。我没有读懂老人善意的眼神与言语,我甚至都没有正眼瞧过老人的脸。在西藏旅行,我想,我再也不会错过在我跟前出现的每一张脸,每一双眼睛,我想那一面面圣洁的湖水当能帮助涤清世俗的眼眸。
第三天了,晚上还是睡不好,经常半夜被干燥的空气干醒。经验总结是下午尽量不要睡,头痛的话晚上睡前来一片加合百服宁.同时晚上尽量少喝水,以免半夜起来上厕所着凉。晚上最好搬一盆水放在床头,湿润一下空气。
拉孜到桑桑一百一十公里,途中有三处极漂亮的风景。邓姨,阿峻,和我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湿地上欢呼着架起三脚架疯狂地按动快门。在桑桑午饭后驱车直奔萨嘎,谁料沿219国道开出才十多分钟,就碰上了封路管制,要等7个小时到晚上八点才开通,成队的车子停在路边无耐地等待.其中一队由五辆4500组成的车队很抢眼,车上下来一位年逾六十留着长长胡子的印度老人,交谈中得知他是从纽约来的印度教徒,这次就奔着印度教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转山来的。我不知道,三天在极地的徒步,对于这些老人们意味着多大的一个考验!但看着他虔诚的目光,挥手告别之际,我深深地祝福这位老人一路走好。惭愧之余,我们也自我安慰,这次不转山是为了腾出时间到班公错吃鱼,再怎么样,可不能对不起咱这张嘴呀!不到班公错吃鱼,大龙决不会放过我的。
邓姨随身带了很多清凉油/发夹/铅笔等之类的小礼物,旅途中,遇到一些贫穷的老人或小孩,她都会主动把小礼物送给他们。小小的礼物对于阿里地区物质极度匮乏的人们来来说,也许并不能解决多大的实质问题,但这颗爱心善意的传递,却分明从他们感激的目光中得到了共鸣。邓姨说,一次与
关键字: 大本营 日喀则 狮泉河 班公错